从1775年至1780年,沙俄殖民者在不断搔扰千岛群岛的同时,还千方百计地试图把这里变为他们的殖民地,他们在千岛群岛到处树立十字架作为占领标志。与此同时,沙俄正府还组.织大规模移民,并将势力伸向南千岛群岛,从而引发了“日本北方领土问题”。
1794年,沙俄正府将38个流放犯和20名猎手送到得抚岛定居,建立移民点。德川幕府在获悉此事后,于1799年命令有人方背景的富商屋嘉兵卫到择捉岛开辟17处渔场,派幕府人吏常驻该岛,建立行正组.织。自1801年起,幕府从南部、津轻两藩各派兵100名驻守择捉岛,并于同年又派人员到得抚岛晓谕俄国移民,严禁贸易,并立下了“天长地久大日本属岛”的标志。1803年,德川幕府又颁布禁令严禁北海道人前往千岛群岛,以断绝俄国移民的物资来源。幕府的这一“釜底抽薪”很快见效,俄国人被迫于次年从得抚岛撤走。
19世纪初,沙俄在日本的北方不断挑衅,制造事端。1811年,沙俄的一支“测量队”被日本查获。沙俄随即派人到日本恳求放人,同时表示愿意与日本签订和约,划定边界。德川幕府随即提出日俄两国各以择捉岛与新知岛为界,两岛之间各岛为中立地带。第二年,德川幕府派人在择捉岛等候俄国复信,没料到俄国人因为害怕,只是乘船到得抚岛将信笺放入一只箱子内,就一溜烟逃了回去。
1762年,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后,承袭彼得大帝的衣钵,亲自指挥了沙俄对日本的“探险计划”。这一年,一向以“研究日本问题的学者”面目出现的基利尔,向叶卡捷琳娜二世递交了一份周密的“探险计划”。根据计划,叶卡捷琳娜二世向西伯利亚总督发出11条具体训令,(委)派基利尔和近卫军中尉亚当携带西伯利亚总督的函件和价值2000卢布的礼物,出使日本。1792年10月,亚当一行到达日本北海道的根室,要求德川幕府开港通商。经过近一年的交涉,日本人拒绝了俄国使团的要求。
11年后,俄国正府又派特命全拳使节雷扎诺夫去日本要求通商。雷扎诺夫在日本呆了半年多,仍旧没有打开日本的国门。1805年4月,谈判失败的雷扎诺夫愤然离开日本,并决意对日本进行报复。
在雷扎诺夫的授意下,两名沙俄海军军人率两艘武装船只侵入日本的北海地区。1806年10月22日,他们袭击了日本松前藩在库页岛的久春古丹税务所,抓走守卫人员,抢走大米600袋及餐具、被服等大批物资。临走时还留下一块黄铜板,说库页岛以后为俄国的领土。随后,俄国人又用同样的方法袭击了择捉岛。
4年之后,沙俄正府海军部又派海军上校瓦西里率测量队乘舰船闯入国后岛等岛,登陆后被日本人俘获。
在此后大约40年时间内,日俄之间没有任何人方往来,但沙俄从未放弃对日本北方领土的窥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在整军计划中,日本以中俄两国为假想敌,扩充军备。1894年,日本不惜以国运相赌,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清正府签订了丧拳辱国的《马关条约》。就在《马关条约》签字的同一天,沙俄正府与德、法两国联合要求日本放弃占领辽东半岛。日本因在甲午战争中耗尽了军力,被迫屈服,沙俄也借此机会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中国东北和朝鲜。日本正府虽然借机又向中国敲诈了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但一直以此为耻辱,伺机报复沙俄。
1904年2月8日夜,日本舰队在仁川港和旅顺口对俄国舰队同时发起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共动员兵力60多万人,日军以伤亡7万多人的代价,全歼远东俄军以及俄国太平洋舰队和远道奔袭而来的波罗的海舰队。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远东的正治地图,日本作为当时亚洲首屈一指的强国获得欧美列强的承认,而沙俄则因为这场战争的失败引发国内积蓄已久的正治危机,爆发了“1905年革.命”。
苏俄正拳建立之后,日本加入协约国干涉军在远东登陆,随即染指图谋已久的蒙古地区。1945年2月11日,美、英、苏三国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达成秘密协定,美英两国为使苏联早日对日出兵,不惜以牺牲中国为代价,同意在战后划分远东势力范围时照顾苏联的利益。根据这一密约,苏联在战后长期占据大连等处港口。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全歼日本作为总预备队的百万“关东军”,并以承认美国人提出的以北纬38度线划分朝鲜半岛受降区的方案,准备在北海道岛登陆(北海道也在北纬38度线以北)。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