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香港新闻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助力更多企业“出海”

时间:2023-12-26 15:56:50  来源:  作者: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在12月23日-24日举行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3年会上,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副理事长、原银保监会副主系、全国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长陈文辉表示,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是历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要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会议明确,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就如何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提出了具体要求。 

WechatIMG267

陈文辉表示,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香港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它能扮演的角色,要理解这一角色可以基于两个视角:一是从历史视角理解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为。香港作为连接中外的独立桥梁,相比新加坡和中国内地的金融中心,其独特优势的基础在于连接国内国际市场的枢纽地位、国际认可的法律体系和相对成熟发达的金融服务业。改革开放45年,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二是从发展视角看未来香港独特地位仍不可取代。从历史的经验看,中国能有今天的发展,开放在其中功不可没。在过去,开放带来了人才、资金、技术,沿着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各种各样的活力被激发。今后改革开放仍是主旋律。在这样的情况下,香港的国内国际认可度仍将长期发挥积极作用,香港的独特地位仍是不可取代的。

在陈文辉看来,随着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加速,“中国资本买中国资产”的概率在上升。多年以来,内地资产大量进入香港市场,包括红筹股、H股,前几年一些企业从中概股、从美国回到香港,都是内地资产进入香港市场。稳定香港资本市场可从进一步巩固“国际资本买中国资产”的这一定为出发,更多的国际资本来买中国的资产,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及进一步发挥香港的桥梁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资本+中国资产”的长期定为呢?陈文辉表示,当务之急在于扭转过去几年香港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预期。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助力“国际资本买中国资产”。目前,在港外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若这一趋势持续,当前欧美资金的主导地位可能被中东或其他区域的资金部分取代。长期来看,金融格局也将随着国际秩序调整而转变。香港作为重要离岸人民币中心,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潜力巨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须结合外资对人民币需求,适时适度降低资本市场准入门槛是外资持有人民币的前提。加快人民币互换协议续签、合理提升额度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方式。要深化企业与香港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包括交易所深化改革,继续引导优质企业赴港上市。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香港的改革开放应当不止于金融。”陈文辉表示,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路径看,要充分发挥我国优势,促进新发展格局,就要求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在助力中国企业“出海”,吸引海外资本、人才回流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香港仍可作为长期窗口和重要枢纽。从区域发展层面看,香港须持续发挥大湾区深化合作的独特作用,一是主动深入融入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升大湾区在国家双向发展中的功能,将对香港巩固和提升其金融中心的地位大有裨益。二是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行业赋能,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转型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正确引导国际预期,改善国际舆情环境。资本市场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应客观理性发挥好资产定价功能。香港作为桥梁和窗口,预期和舆情的影响应当是双向的,随着在港外资结构的变化、在港中资金融机构影响力逐步提升,通过结合专业优势、运用国际话语体系和规则、合理引导国际预期,有望为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