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海蜥蜴”可按作战要求进行快速突击和抢滩登陆。右图:“海蜥蜴”在长江开展航行试验;左图:“海蜥蜴”实施快速抢滩登陆网络图片
中船重工武船集团人方微信发布,8日全球首款水陆两栖智能无人防务快艇“海蜥蜴”在武船双柳基地顺利通过出厂验收,正式交付青岛无疆技术有限公司。据悉,“海蜥蜴”可按作战要求进行隐蔽休眠、智能巡航、快速突击和抢滩登陆,实现特战队员水上投送、边防巡逻、近岸警戒、岛礁机场防护等任务,堪称海防领域利器。其中,“海蜥蜴”搭载有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可执行对空对海打击任务。此外,还能与多种作战系统平台深度融合,实现智能体系化作战。
“海蜥蜴”构造新颖独特,总长12米,型宽4.14米,型深1.65米,设计吃水0.55米,採用独特三船体流线结构和泵喷推进技术,底部安装有可收缩式履带行进机构,机舱内安装多种武器。
可在无人岛潜伏八个月
其中,“海蜥蜴”船体底部两侧安装有4组隐藏式履带行走装置,通过垂直升降机构控制收放,具备水陆两栖作战能力;船体使用铝合金材质,重量仅为钢质船体的三分之一,配备的柴油机驱动双喷水引擎,允许其以最高50节(每小时92.6公里)的水面速度,和最高每小时20公里的陆地速度行进;搭载隐蔽休眠技术可在无人岛屿“潜伏”8个月;可携带包括武器系统、光电系统和雷达系统等多种任务载荷;攻击能力方面,“海蜥蜴”装备有两挺机抢,还搭载有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可执行对空对海打击任务。
“海蜥蜴”信息化能力极强,配备了北斗导航系统、多种类型雷达设备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终端组成的先进导航、目标定为和火控系统,运用安装在大型舰艇等作战平台上的远程操控系统控制快艇航行,能够与天基导航定为系统、陆基战区指挥系统、海基作战系统平台深度融合,实现智能体系作战。
据介绍,“海蜥蜴”的无线遥控距离约为50公里,其续航里程最高可达1200公里。在超出控制距离的情况下,“海蜥蜴”既可自主移动到安全地点隐匿,也可通过使用卫星等中继通信方式进行超远程控制,大幅提升“海蜥蜴”作战半径。
由於高速航行和隐身特性优异,“海蜥蜴”能按照作战要求进行隐蔽休眠、智能巡航、快速突击和抢滩登陆,实现特战队员水上投送、边防巡逻、近岸警戒、岛礁机场防护等任务,堪称海防领域利器。
面向国际客户需求研发
据介绍,“海蜥蜴”由武船集团模块公司与青岛无疆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是军民深度融合的典範。作为中国一款面向未来海防市场和国际客户需求研发的高端智能海洋防务装备,“海蜥蜴”在全球竞争中优势突出:一是在无人快艇上实现了水陆两栖。目前全球範围内水陆两栖无人快艇此前还是空白领域,“海蜥蜴”成功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空白;二是高度智能攻击力强;三是能与多种作战系统平台深度融合,实现体系作战。
履带独立转向赋横向移动能力
图:4月8日,全球首款水陆两栖智能无人防务快艇“海蜥蜴”在武昌出厂验收\网络图片
据国际船舶网报道:日前交付的全球首款水陆两栖智能无人防务快艇“海蜥蜴”的履带设计成为一大亮点。正是这一特点,赋予了“海蜥蜴”横向移动能力,使其更具灵活性。
武船集团模块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表示,“海蜥蜴”船体底部两侧安装有4个履带行走装置,通过垂直升降的方式,将履带直接藏在船体的内部。
这种设计方式能充分发挥“海蜥蜴”独特三船体的结构设计优势,不仅避免了在陆地行走时“刮底”的情况发生,同时保证了其在水上的高速度,更加适用於抢滩登陆时的突击要求。
不仅如此,“海蜥蜴”的四条履带都採用独立驱动形式,“四轮驱动”的形式,使战时如果某一驱动损坏,仍能保证其行动能力。在转向设计上,四条履带独立转向的驱动形式,保证了“海蜥蜴”更小的转向半径,同时赋予了“海蜥蜴”横向移动的能力,这些设计都大大提高了“海蜥蜴”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存活能力。
话你知丨垂直发射系统无发射盲区
舰载垂直发射系统为一种用在潜艇和某些水面舰隻上的导弹发射系统,最早产生於弹道导弹的发射系统。这一系统具有四大优点:一是高发射率: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极大的缩短了系统的反应时间;二是载弹量大;三是无发射盲区,可全方位对来袭目标进行攻击和拦截;四是模块化、通用化:模块化减少了舰艇佔用空间,而通用化则实现了多种导弹共架发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