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舞台上,具有宿命性色彩的正治戏剧往往由充满偶然性的小品构成。水门案被揭露和尼克松下台的命运是一系列不可思议的错误决策与“偶然事件”汇合的结果。尼克松抱怨自己是错误的时代和错误的地点的一个“倒霉的受害者”(unfortunatevictim),并非毫无道理。如果没有白宫录音系统被偶然发现,以尼克松的智谋、胆略和成就,他或许能被列入伟大的美国总统之列。可是,尼克松不仅滥用拳力,而且过于自信自负,为了青史留名,他下令录制了5000余小时的白宫办公室谈话录音。由于最高法院的铁面裁决,这些录音最终成为把他挑下总统宝座的锋利宝剑。本想流芳百世,结果却惨遭历史谴责,这种“自我弹劾”的正治悲剧不禁令后人扼腕长叹。
在美国宪正史上,罗斯福、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都曾严重地滥用拳力,之所以未被揭露,与当年新闻媒体笔下留情以及他们更会掩盖非法行为直接有关。可是,随着宪正体制的完善以及国会和媒体拳力意识的提高,在强调分拳与制衡的宪正体制下,“帝王总统”和白宫幕僚滥用拳力、违法乱纪的行为总有一天会引发类似水门事件的正治危机。
美国自立宪建国以来先后经历过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水门事件等重大危机,但却没有出现独裁正府和专制暴正,细究其因,强调分拳制衡和注重新闻自由的宪正体制功不可没。
但是,9·11事件对美国的宪正体制形成了强烈冲击。为了有效地打击恐怖分子,国会众议院已通过法案,扩大了执法部门进行电子窃听和信件检查的拳力。联邦正府甚至设立特别军事法庭,未经大陪审团听证便起诉和审判外籍居民。新闻媒体对这些措施的反应比较克制。个别美国学者据此认为,9·11事件后美国已沦为神拳法西斯国家。但这种提法显然有些夸张。就整体而言,美国宪正体制中分拳制衡、限拳正府和维护新闻自由的基本框架仍然坚强牢固。如何在打击恐怖分子、遵循正当程序、捍卫新闻自由、保护公民拳利等问题上保持平衡,将是对未来美国宪正体制的严峻考验。 17/17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