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恭和林冲同出一师周侗,他们谁高谁低还真不好说,因为他们没有直接交过手,所以我们只有找一些旁证来证明一下。
林冲的数据
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他的抢棒天下无双,无败绩。现在我们来找一找旁证的材料,看看从旁证上面能不能证明林冲和史文恭谁厉害。林冲和呼延灼有过一次公平的打斗,他们打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这一点可以说明他们武功相差不了多少。这一点旁证现在和史文恭还扯不上关系,我们再往下捋。大家都知道秦明和呼延灼有一次打斗,他们也是打斗了四五十回合也不分胜负,后来知府怕秦明吃亏,所以就把他召回来。这个旁证很重要,可以证明林冲和史文恭的武功。以上的打斗数据,可以说明林冲、呼延灼、秦明,他们三人武功差不了多少。现在有了秦明这条线索,我们就能扯出林冲和史文恭的武功高低了。
史文恭的数据
史文恭是曾头市曾家五虎的师父。他没多少战绩,只有一次和秦明打斗时,他用抢刺伤了秦明的大腿。这一个证明很重要,他完全可以证明出史文恭和林冲的武功高低了。
总结
以上的有力的旁证数据可以明确显示林冲和史文恭的实力。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秦明这关键人物得出结论,林冲和秦明武功相差不了多少,而秦明又是史文恭手下败将,最终结论是林冲打不过史文恭。
有人说林冲不过就是一介普通的抢棒教头,资质平平不见神奇,其实这恰恰是没领会书中的精要,也没认真读取施大爷的交代,也叫书中暗表。林冲的武艺,在他人眼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无论是胖大和尚鲁智深,还是小旋风柴进,亦或是晁天王、吴学究、三阮刘唐等人,也包括杨志、武松等江湖上成名的大英雄,甚至连白衣秀士也对林教头的武艺噤若寒蝉不敢收留。江湖上都曾听说他的名字,提起来充满了敬畏和钦服,甚而纳头便拜,口称闻名已久。以这样的江湖传闻就可以见证,林冲个人的武功造诣绝对可以凌峙一干江湖对手和天下英雄。
而且,陷他于配军钦犯的结义兄弟陆谦陆虞侯,应该是最知道林冲根底的人,他明明说偌大的东京汴梁城里,禁军教头中间没有谁能和林冲并列比肩,就说明林冲在武功卓异的禁军教头群里,也是凤毛麟角的奇迹存在,高人一等,鹤立鸡群。
最关键的,还是梁山泊一干大佬对林冲的认定。
首先,林冲可是晁天王每次出征的御用将领,一直被引为重用。就是因为有豹子头在,就会感觉心中有底脚下有根,心里更有数,能在百万军中征战杀伐万无一失,立于不败之地。以晁盖走南闯北屡历江湖的阅历来看,晁盖识人无数,自然懂得林教头的实际价值。而且,在弥留之际,也留下利于林冲的遗言。他明明知道山寨之上林冲就是无敌的存在,会在厮杀中缚得史文恭为自家报仇雪恨,不然的话,也不会宁可得罪口是心非的宋三郎转而曝露自己的那番心迹。
而宋江更是知道林冲的武艺。这从他呵斥林冲、秦明双战关胜就能看得出来。表面来看是宋公明爱才惜才,其实他更知道林冲就是他招安路上的最大障碍,又没有机缘排除他解决他,故而处处设限,不予重用。在捉拿史文恭这件事上,若不是林冲武艺了得,完全有能力拿得住史文恭,他也不会处心积虑的费尽周折,和吴学究密谋机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搬来杆棒天下第一的卢俊义来压制豹子头。
按照书中给出的逻辑,宋江的眼里,卢俊义是唯一能在武艺上压制住林冲的角色。不然的话,他早就没有太多顾忌,放开手脚大行招安其道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林冲应该是仅次于卢俊义的狠角色,超过了其他五虎上将——这也是他的死敌给他的判断。一个能在对手眼里强大到无与匹敌的人,才可能享受到处处受限设伏的悲哀和圈禁,林冲于宋公明来说,恰是如此。
林冲在梁山泊的际遇,就是黑三郎投降招安的最大阻遏,故而黑三郎屡次设陷,不让林教头如愿以偿。这也是两个立场两条道路的明争暗斗。
史文恭作为一个匆匆过客,书中的存在犹如一阵飙起的旋风。先是二十回合就让霹雳火招架不住败阵疾走,可以充分说明其人的武功确实高深莫测,看来一切的对手都可能在他面前黯然失色。甚至包括人们普遍看好的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
而在第二次出场的时候,就令人大跌眼镜,还没等怎么表现呢,就被玉麒麟一朴刀搠下吧来束手就擒。这样的表现确实完全出乎意料,使人感到是被这个貌似强大的江湖高手欺骗了,蒙蔽了,懵心了,直接自己草鸡了。
这一方面固然是晁天王阴魂不散助力的原因,也更有史文恭自身经常发挥极不稳定的构成。史文恭的表现,就是风一阵雨一阵的出人意表,强的时候逢人杀人遇神灭神,弱的时候干脆全无斗志一招败北。
以这样的状态去和状态极度稳定的一流高手过招,很快就会现出原形。就像程咬金的三板斧,撑过了这个暴风骤雨的急遽阶段,接下来就会原形毕露,渐露败绩任人宰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