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尼米德是世上最美的人。 有一天,宙斯化成鹰,将他强行掳走。成了自己唯一的男性伴侣。 天后赫拉妒火燃烧。 将他变成一个透明的水瓶,封印到天上。成了水瓶座。 这是水瓶座的由来。 在20世纪中期的欧洲,有一个水瓶座的美少年伯恩·安德森。 加尼米德的悲戚,也是他难以隐忍的痛—— 迷倒众生的容颜,给他带来了妒忌、攻击和毁灭。 他和加尼米德一样,消失于尘世,只留下一抹美丽的遗憾。 那年,导演维斯康蒂翻拍托马斯·曼的小说《威尼斯之死》。 他需要找到一个十二岁、金发碧眼的美少年。 托马斯在书里这样形容着: 他脸色白皙,彬彬有礼,被金色的头发包围,有着均匀倾斜的鼻子,可爱的嘴,迷人的表情和神圣的真诚,使人想起了高贵时期的希腊雕像。 为此维斯康蒂走遍北欧和东欧,想找一个符合原著的男孩。 后来,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家旅馆里,维斯康蒂看见了伯恩。 维斯康蒂眼前一亮,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很英俊。” 他坐正身子,翘起二郎腿,仔细打量伯恩。 然后克制着内心的狂喜,进行基本的考核。 纪录片《寻找塔奇奥》的画外音说: “现在他是塔奇奥了。只是塔奇奥。一个真正美丽的生物。” 伯恩有点太高,年龄也不是十二岁。 但他既温柔又骄傲的气质,足以让维斯康蒂放弃某些坚守。 试镜时,伯恩与其他参选者完全不同。 导演让他脱衣看看身材,他相当配合。 面对镜头,他自信地笑,清风拂山岗,带来沁人心脾的欢愉。 就算选上了,也没有明显的激动。 抱着手臂坐在一旁,拥有异于同龄人的成熟、深沉。 宛如从名门望族走出来的翩翩公子,纯洁、优雅。 年纪不大,习惯独挡一面。 他一个人来,然后一个人走。 直到他离开后很久,每个人脑海里都残留一道绚丽幻影。 微笑时,好像世间的美好都和他产生共鸣。 沉默时孤傲、冷艳,仿佛世界与他无关。 他征服了导演,也征服了观众。 电影播出后,反响热烈。 很多人根本不在意这部电影内容。只是期待着:塔奇奥怎么还不出现? 他就算静静站在那,画面定格,不动,也赏心悦目。 伯恩对影迷的疯狂感到诧异,他认为:自己不算丑,但绝对不认为自己很美。 可不管他怎么认为,已然走红。 他被称为“世界第一美少年”。还有“魔幻亚当”“女性公敌”等。 这种美超脱于尘世。迷离虚幻。只适合远距离欣赏。 一见倾心,万众倾倒。 谁也没想到,电影能给这个美少年带来什么。 伯恩被捧上神坛,成为美的代名词。 随之而来,还有神坛崩裂的声音。 电影里,塔奇奥性取向模糊,男主沉迷于他的美貌,为他而死。 电影外,制作团队大多是同性恋。 为了给电影造势,导演把伯恩带去同性恋俱乐部。 单纯的伯恩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只是明显感受到其他人眼里的占有欲, “我没有得到体谅的照顾,那些服务员令我很不高兴,他们都直勾勾地盯着我,好像我是一盘可口的菜肴。我明白当时不能反抗,那等于毁了前途。” 他感到冒犯、不适,为了事业,他不能逃脱。 自然而然的,大众也默认伯恩是同性恋。 有的杂志甚至将伯恩的照片,用作写真集《The beautiful boy》的封面。 这本杂志的读者,大多为男同性恋。 而他拥有超乎性别的美,外界很愿意去相信他是同性恋。 一些粉丝会尾随他、搔扰他。 他对年长的男性有着炽烈吸引,总有男人在不经意间触魔他。 很多人想要得到他,剩下的基本都想毁掉他。 现在大家对同性恋相当包容。 但在70年代的欧洲,同性恋是个隐晦的话题。 各种恶意揣测、冷嘲热讽向这个16岁的少年奔涌而来。 他很被动,被舆论裹挟着,窒息,难受,不能反抗,也不知如何反抗。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 本来塔奇奥这个角色,原定人选是导演的情人郝尔赫特。 失宠后,他对伯恩心生嫉妒。 他买通欧洲的杂志,散布各种谣言,说伯恩是“荡妇”、当小三、滥用药物、死亡…… 伯恩接拍《魂断威尼斯》,是因为想要一辆梦寐以求的摩托车。 当时有节目报道,他在得到摩托车一周后出了车祸。 这样的死亡谣言时不时都会更新。 被时代排挤、被世人妒忌,伯恩几乎被逼到绝境。 他恨不得马上老去,神颜枯萎,被世间遗忘。 美丽,让他非常痛苦,受尽流言蜚语。 还让他失去自我认同感。 我天生带着一张完美的脸,我无论到哪里都会被人注视,我的内在不会被人关注。有时候我只想藏起来,但无论我在那个角落,我都会被认出来。为什么神在造我的时候不问我的看法。有时候,我真的只想在角落里当一个匿名者。 他希望别人看到他的内在。 可当他演戏时,不管演什么,别人都只想看他的脸。 大家都认为伯恩只是一个美丽皮囊。 他只需要频繁地在荧幕上出现,维持他的“美少年”形象。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来找他的剧本不是美丽公子哥,就是同性恋。 他不再讨好,一气之下逃往日本追逐音乐梦。 日本的公司很喜欢他。 给他拍写真,安排节目积累人气。 但能看得出,他们依旧想把伯恩包装成塔奇奥。 伯恩已经成熟。 摄影师还是想让他摆出电影里的姿态。 他发了两首歌,大众的关注点也永远停留在他的容颜。 走在大街上,大家还是叫他塔奇奥,对他指指点点。 这种感觉伯恩太熟悉了。 他感到心灰意冷。 回到老家,接一些维持生计的小角色,变得颓废、堕落…… 这种痛苦直到1983年才结束。 那年他结婚了。 在一个电影派对上,他遇到一位让他移不开眼睛的美女。 他对她一见钟情, “ShewassobeautifulthatIcansaynothing.”(她美到让我窒息) 她叫苏珊娜,美得惊艳,惊落伯恩满身的灰。 伯恩的生活焕然一新,生命焕发光彩。 他感到久违的幸福。 苏珊娜是诗人,伯恩是音乐家。 他们都喜欢披头士。 他们一起创作音乐。 灵魂契合。 很快也有了爱情的结晶。 生了两个女儿。 全家一起去滑雪。 那段时期,伯恩很爱笑。 这种笑不同于少年时期的纯洁。 是久经世故、苦尽甘来后的释然。 不过很快,他的笑,再度被生活的噩耗打断。 1986年,年幼的儿子突发婴儿综合症,不幸离世。 妻子苏珊娜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和伯恩分居。 三年后,两人选择离婚。 伯恩再次经历人生的至暗时刻。 遇见苏珊娜,是他最幸运的事。和她结婚是他最幸福的时光。 这是他人生中为数不多,并且短暂的爱。 他从小缺爱。 未曾感受过家庭的温暖。 在五岁时,他被父亲抛弃。随母亲改嫁。 10岁不到,母亲自杀。 他再度被抛弃。 他不得不在继父家长大。 那种处境可想而知。 谁会对一个拖油瓶有好感? 在继父家,他必须要察言观色,变得聪明。 还要忍受别人的恶意和不公,学会坚强。 在邻居的怂恿下,他参选了改变命运的《魂断威尼斯》。 伯恩试镜时宠辱不惊。 不是强大的家庭背景为他内心扩容。 而是凄惨的童年经历让他内心裹上一层壳。 他孑然一身,与孤独相伴,磕磕绊绊地长大。 音乐是他唯一的发泄口。 他喜欢披头士乐队,喜欢弹吉他和钢琴。 当遇到一位让她惊艳的美人儿,竟然还欣赏他的喜好。 他毫不犹豫沦陷到她的温情中。 就像做了一场关于幸福的梦,很快他醒了。 继续延续破烂不堪的人生。 他一生无爱。 直到晚年都想见一次父亲: “我希望能够见到他,只要5分钟,我想凝视着他的眼睛,听着他的声音,我可以看一看他双手知道他生命中发生的事情。” 伯恩年轻过,落魄例,幸福过,好在依旧对生活一往情深。 彼时的少年站在成长的尽头,回首过去,一路崎岖早已繁花盛开。 伯恩没再结婚。 他和女儿在一起生活在斯德哥尔摩。 除此之外,还有一只猫、一只狗、一只松鼠和一群小家伙。 消失多年,一直都有人在寻找他。 他说:“每个人仍想透过我看出‘最美的少年’,而事实是我成了世界上‘最老的少年’。” 他就像天神的宠儿无意跌入凡尘,惹怒了神灵。 于是,绝世风华的他有了一生的悲苦。 他曾用“混乱”来形容过往,如今老后反而释怀, “虽然我一生跌宕起伏,但我依然坚信美没有错。” 后来伯恩有了女友。 两人都有共同的艺术追求。 年已蹉跎,一切随心。 他们和其他的艺术家一起喝酒,游戏人间。 偶尔也会帮助一下欣赏的年轻人。 他在一个乐团里当键盘手。 舞台上,他躲在角落里,台下观众没怎么留意他。 当然,看到也不一定认得出。 长发遮住曾经惊艳世人的脸庞。 他尽情着享受音乐,并渴望拥有一个更大的乐团。 但,没有也行。 他不用再需要为了钱而(委)屈自己。 偶尔会去电影里客串一下角色。 被认出来时,总会引起一阵关于时光的感慨。 前几年,伯恩的最新图片刷爆网络。 音乐美酒作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