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打工一年多和妈妈插:毕业后在深圳打工的艰苦岁月

时间:2018-04-12 14:29:53  来源:  作者:

还有就是,我认为,深圳是个很不错的地方。大家如果有人出来打工的话,我认为,选择深圳是最好的。因为,深圳有百分之70的人都是外地人,这里租房很便宜,我现在在深圳关外租房,单间才200元。这里的人大多都是年轻人,不像其他城市。我认为,说在深圳,其实不能只是包括深圳一个地方,应该说是一个城市群,深圳应该可以指:深圳,东莞,广州,还有香港,因为,你从深圳龙华做地铁,可以直通香港,当然要有通行证的。深圳这边确实不错的。从深圳到东莞,到广州,一个来回都很近的。这里有很多的工厂,有大量的工作机会。深圳和广州两个城市包括的网络推广的工作机会就比北京,上海都多。我感觉,北京,太冷,又没有工厂,北京底薪才1700多,深圳现在是2030元。上海那边其实也是不错的。环境好,气候好,我有这个打算去苏州那边,因为,直接去上海,感觉消费又高,毕竟打工这么多年了。找一个地方定居,要看他的经济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苏州靠近上海,可进可退,好地方。深圳这边比较热,每年有一半的时间热的很。这边工作机会多,打工可以选择深圳。但要成家,找个地方和一个女人生活的话,我感觉苏州一带不错。毕竟经济和气候都不错.

九卷)深圳八年,我3000天真实打工故事

001

我们这一代是很尴尬的一代人,祖辈,父辈,是在国家划好的格子里一个个填写人生轨迹,甚至比我们大十岁,甚至五六岁的那批人,还在各格子中按照一双大手设计的轨迹运行,父辈们上班,几十年如一日,没什么变化,就是在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岗位慢慢老去,那是一种常态的稳定生活,比我们大十岁的那一代哥哥姐姐,依然搭着上学,毕业,分配的末班车行驶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当然父辈们,有的现在饱受下岗之苦,技术老化,既能单调的困惑,这些比我们大一些的哥哥姐姐们,也在遭受着经济变化的冲击和影响。但是他们那一代或者几代人,有的是整个人生轨迹被预先设定。最起吗他们的青春时代,青年时代,都有规律的,有参考的,有方向的,嵌入某一轨道,慢慢运转着度过了20岁,30岁,甚至更长。

而我们,这些毕业就等于失业,被扔在汹涌的商海中全靠个人悟性扑腾的这一代人,像父辈咨询,得不到什么指引,因为他们那一代从工作到退休,基本就是在一个单位像栽下的树苗一样,年复一年的矗立,唯一的区别就是逐渐老去,我们从大十来岁的哥哥姐姐那里也得不到参考,他们一方面庆幸着搭上了分配的末班车,一方面又在常态的苍老中面对变幻的世界迷惑甚至渴望,他们也不能指引我们如何迈动我们青春的步伐。

我们只有借鉴同龄人,可是环顾我们身边的同龄人,那些同样在毕业之后就进了工商税务,银行邮电,公安法院的幸运儿,其中又有多少一样,是我们这些寒门子弟呢?他们的路,从上学就被设计好了,只等一步步执行。

我们是砂粒一样的平庸,我们是砂粒一样的众多,每年从学校的大门踏出,全国六百万毕业生,不知道会飘向何方?漫天飞舞,悄悄的散落城市的某个角落,在跌跌撞撞中,学会生活。

焦躁,茫然,时刻感到危机却不知何去何从,人生的方向模糊,幸福早已成为童年的记忆,城市的快节奏,高速的生活,让我们从熟人时代,走向到陌生人岁月,环顾你身边的所谓“朋友”,扪心自问,自己能说得出10个,感觉叫做朋友的人吗?也许,在深圳,在这座无数带着梦想和茫然的青年汇聚的城,更多的是感到恐惧,这种恐惧,来源于打工一段时间,也许是三四年,也许是二三年,但是绝对超不过五年的那种恐惧,那种对日复一日,如流水线上的螺钉一样,单调重复的空寂,一种日渐苍老的恐惧,一种不知道未来的恐惧。因此这种恐惧化作无数表象,有的人离开,有的人转行,有的人创业,有的人死耗。所有的人都在匆匆忙忙,但是就其本质为了什么匆忙,却谁也说不好。这是这座城的通病,因为这座20年垒起来的城市,没有昨天,没有历史,没有文化,如果说深圳还有一点文化,那么,这座城市从开创到现在那一种一直标榜的急功近利,饥渴需求,物化的贪婪和人性的冷漠,那些“时间就是金钱”“顾客就是上帝”“深圳速度”这些曾经叱咤神州的口号,正代表着这座城市缺少平和心态,文化底蕴的一种浮躁精神,一种茫然文化。深圳,在得到辉煌的时候,代表这座城市的无数跳动的分子——人,则陷入的深深的茫然,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