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年,父母在我们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母亲专门照顾我每天的饮食起居,父亲在县城一家公司上班,维持一家人的开销。
为了我能有足够的体力应对繁重的考前复习,父亲甚至到书店买了一本高考食谱,给母亲做参考书,让母亲按照上面的菜系给我做一日四餐(晚上有一顿夜宵)。一到晚上,父母越加谨小慎微,不敢看电视,打电话要到外面,甚至连说话都低声细语的,生怕影响了我学习。
父母越是如此小心翼翼,我的内心越是感到不安,倍感压力山大。因为我不知道,若是我在高考中名落孙山,父母会遭受怎样的沉重打击?我每天被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纠结着,日渐焦虑,夜里经常失眠。我越是想集中精力学习,越是集中不起精神来,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地烦躁,书本就摆在眼前,却看不进去一个字。
父亲可能看到了我情绪上的突变,眼中流露着万分焦急。一天晚上,父亲对正在伏案学习的我说:“航航,爸爸陪你散会步吧?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清醒清醒大脑!”我也感觉脑子里一团浆糊,于是披衣起身和父亲去广场散步。
静谧的夜空,繁星点点,一眨一眨的。我和父亲一边散步,一边说着话。
我试探地问父亲:“如果我今年考不上大学咋办?”父亲平静地说:“没关系,你明年可以再考,反正现在考大学也没年龄限制。”我又问:“那如果我不想再考了呢?”父亲看了我一下,说:“那也没关系,条条大路通罗马,考大学不是唯一。”
听了父亲的话,我心上压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我顿时感到浑身上下无比轻松起来,那种焦躁的情绪和压力感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那以后,我一身轻松地投入到紧张的高考复习中,之前的紧张、压力和焦虑,都灰飞烟没、化为乌有。
以后,父亲每晚都会陪我出去散步,依然是一边散步一边说话。但父亲从不和我说与高考有关的话题,也从不说一些鼓励我的话。父亲经常给我讲他一天里遇到的有趣的事情,或给我讲一些从书上精心挑选出来的笑话,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
父亲陪我散步,直到我高考结束。高考结束那天,父亲自陪读以来第一次问我有关高考的问题,父亲问我:“考得怎么样?能考上大学吗?”我愧疚地说:“爸爸,我有可能让你失望了,我不能让你成为一名大学生的父亲,我以后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人。”然而,我从父亲脸上并没有看到大多的失望,他淡然地说:“其实,做个普通人也挺好的,就像我和你妈妈,不是一样过得很幸福吗!”
转眼间,已经到了高考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了,孩子的内心都会产生一定的紧张情绪,负面情绪也需要得到宣泄,父母家人此时保驾护航要更加有效细致!
事实是,家长也会因为期望值过高,或有一些攀比情绪等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父母的平常心,其实是孩子的稳压器,那么减压就先从老爸老妈们开始吧!
老妈说考好了就给我 考前老妈帮我放松减压
从睡眠暗示开始
多采用卧式睡眠,肌肉放松,调节呼吸、闭目安静。暗示自己可以通过自我催眠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并逐渐以满足、满意等积极情绪替代烦恼、忧虑等消极情绪。
最后,暗示自己现在已疲劳欲睡,并且默念数次,渐渐就会进入催眠状态。如果是真正睡着了,就顺其自然睡一会儿。如果注意力分散,脑中有了杂念时,应即刻睁眼起床。
老妈说考好了就给我 考前老妈帮我放松减压
自我辩论调节法
首先,要找到头脑中对即将来临的考试的一些担忧。在一张白纸上把这些担忧倾向逐条记下来,使它们明朗化,使自己清晰地了解自己当前的消极自我意识到底有哪些。
其次,对消极的自我意识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辩论,其中包括指出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阐明由此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并明确今后应采取的态度。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