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比老李小几岁,退休那年厂里成立了退休支部,那时候他算最年轻的,又住在工厂宿舍,离厂子很近,一半是厂里指派,一半是大伙同意,就选了他做书系。前几年,退休职工的组.织关系全部转到街道(委)员会,可是大伙好像习惯了,特别是几个家住得远的老伙计,有什么事还是愿意找他,连家属孩子也是。他也乐意跑跑,每年总要去几家看几次。
天气并不真的冷,春天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走到工厂门口的时候,老王觉得身上已经有些出汗。
“退管办”在厂办公楼的一楼头一个房间。主任老张已经五十六七岁了,头发花白,背驼腰弯,看上去不比老王年轻多少。也有一些老职工管他叫厂长。算起来有十多年了,四十岁那年他就当了厂长,可是后来得了一场大病,身体很弱了,正好厂里成立“退管办”,他就来做了主任。说是主任,这仅仅是表明他的级别,手下一个兵也没有。“退管办”就他一个人。他的活主要是把按文件规定要做的事转到有关职能部门。这个活很需要一些正策水平和能力,但是说到底也算厂里照顾他。如果他不是主任,工资就会少很多。
老王是经常来的,和老张很熟,见门半掩着,直接推门进了去。
“来了,老王。”
老张正站在办公桌前把一叠报表分开成几份,抬头打了招呼接着忙下去。
屋子里有些阴凉,老王把刚刚解开的领扣又重新扣上。
“张厂长,老李走了。”
“谁?是李山河?什么时候?”
他放下手中的报表,直愣愣瞪着老王。
“今天早上,大概是七点多钟。”
“坐下,坐下。”
老张自己先坐下了,他站得也有些累。老王坐了旁边的椅子上。
“又走了一个。”
老张给老王递上一支香烟,自己也点燃一支,轻轻吸了一口。
“家里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提。说是明天出殡。”
“这么快?”
“老伴前几年就不在了,几个孩子都很忙。”
“我去和厂长打个招呼吧。”按理说一个退休工人去世毋需通知厂长,厂里每天这样的事情多着呢。但是老张觉着这个李山河有些不同,他毕业进厂的时候,李山河已经是厂里很知名的先进生产者了,省里市里都表彰过。
厂长的办公室在三楼的头一个房间,就在“退管办”的楼上,只是要大些,大约是三个房间那么大。厂长看上去不到四十岁的样子,瘦削的面庞,戴副浅色边框的眼镜,很文静。倒是一身蓝色的工作服使他显得很有英气。厂长正在和财务部长商议事情。市工行一个副行长的老岳父昨天去世了,财务部长的意思是无论如何厂领导应该赶快去表示一下慰问。
“您一定要去。其他几位领导最好都去。”
“去吧,平时总求人家帮忙。一个老人去世了,也该去看看。有一个小时差不多吧?下午散了会一起去。”
“火化那天您也得安排一下,老爷子也是个人物,去的人少不了。”
“你看着安排吧,要谁出面事先说一声。”
财务部长还想解释些什么,老张和老王敲门进来。
“老李走了。”
老张和财务部长打了个招呼直接对厂长说了。
“谁?”
“老李,李山河。”
厂长有些莫名其妙,可是他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
“去哪儿了?”
厂长又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王。
“去世了。这是他们老二车间的老王。”
“啊,老职工去世了一定要把后事安排好,按规定该给的钱一分也不能少。”
“钱都是保险公司出,该交的咱们早交了,一分钱也不会少。只是这老李是咱们厂的老先进了。”
厂长的印象清晰了些,似乎在哪个材料中读到过。
“家属有什么要求吗?”
“没有。明天出殡。”
厂长沉思了一下。
“打个电话问问,如果需要厂里派个车去。”
财务部长站了起来。
“厂长,这几天正是用车的时候。”
“排得开,不行挤一挤。”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