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我把12岁侄女养成妻 五个儿子一个妈妈

时间:2018-05-29 15:13:16  来源:  作者:

  “妈妈,谢谢您的养育之恩,祝您母亲节快乐……”5月13日一大早,48岁的盘晓红先后接到5个孩子的电话问候。电话放下了很久,盘晓红还在心底反复回味着孩子们说的每一句话,脸上绽开幸福的笑容。

  “孩子们长大了,看着他们在外面努力打拼,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盘晓红是蓝山县楠市中心小学老师,这5个孩子与她没有血缘关系,但她把他们看得比亲生的孩子还要重。

  2004年暑假,盘晓红走访了蓝山县38个村,记下了10万字的农村留守儿童调研笔记。小谭是她走访的65名孤儿和特困学生之一。

  盘晓红回忆,当时8岁多的小谭父母双亡,跟着80多岁的奶奶居住在破烂的土砖房里,靠捡废品艰难度日。她决定把小谭带回家,供他上学。后来,小李、小程、小曾、小黄4个孤儿也被盘晓红陆续领回了家。

  本来就不宽裕的三口之家,突然多了5张嘴,这令盘晓红夫妻的经济压力加重不少。夫妻俩自己节衣缩食,但孩子们的饭碗里天天都会有荤菜。盘晓红还为孩子们制定学习计划,辅导作业,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学习的乐趣。

  十余载含辛茹苦,孩子们渐渐长大。盘晓红指着一张合影,满脸开心地告诉记者,小谭干起了汽车销售,小李在长沙读本硕连读,小程在上海找到了工作,小曾当起了幼儿园教师,小黄在一家宾馆掌厨。

  孩子们各奔东西,都挂念着妈妈盘晓红。去年底盘晓红47岁生日时,在外地的3个孩子提前打电话、发微信送上祝福,在县城上班的两个孩子下班后,都赶到了15公里外的楠市中心小学,给妈妈送上生日蛋糕。

  “妈妈,是您的爱和教育让我顺利成长……”母亲节前,小程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向妈妈盘晓红深情告白。孩子们的孝心举动,让盘晓红感到特别欣慰和幸福。这是我们最早的一张全家福,但不确切,因为缺少父亲。我小时父亲常在外做些小生意,照相那天不在家很正常。模模糊糊记得当时照相的情景:走乡串户靠照相谋生的生意人来了,母亲从家里搬来一条长凳子准备照相。地点是我家前面的一片空地,当然现在都盖满了房子。

  照片上共七人,母亲和她的五个孩子,站在后面最高的一位是我远门的嫂子。母亲的左边是哥哥,是照片中唯一的男性。母亲右边是我大姐。母亲前面的三个孩子分别是二姐、妹妹、和我。我们三个眼睛都睁地特圆,可能是摄影师说“别闭眼”的缘故。

  我们五个小孩除哥哥的发型很普通以外,我们姊妹四个的发型是不是都很酷?!告诉你,那是父亲的杰作!父亲很爱干净,为使我们头上少生虱子,便给我们统统理成短发。现在父亲给我们理发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爸给我们披上妈的大围裙,熟练的拿着推子,不时命令我们“低头、抬头、左歪、右歪”,嚓嚓嚓,脚下落下一撮撮头发。

  虽然我们非常不喜欢父亲设计的发型,但只能默然接受。中间的母亲那时才30出头,身强力壮,面对五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每天辛苦劳作,忍辱负重。那时还在生产队,母亲有时会看队里干部的脸色,因为无人照看小孩,偶尔难免上工晚些。

  现在母亲提起当年,并不觉得很苦。可能那时她的儿女很为她争气吧。大姐和哥哥长得好看而且学习成绩特棒,是母亲的骄傲。我们姊妹五个都很懂事,从不因谁吃多吃少、穿好穿孬而吵吵闹闹。当时邻居家有四个孩子,整天闹得鸡犬不宁,打架骂娘的事件时有发生。西院老太太常说:“你看人家东院的小孩整天没一点儿声响,哪像你们一点小事就打成一窝猪!”

  后来,哥哥和大姐都上了高中,要一个礼拜才回家一次。我们把父亲买来的放在箱子里的红红的大苹果看了又看闻了又闻,就是舍不得吃,专等星期天哥哥姐姐回来一同分享。哥姐回来了,给我们带来了学校的长馒头,我们高兴地吃着,胜过现在一切美味的糕点。母亲拿出香溢满屋的其中一个苹果,用刀切出均匀的八瓣,我们五个孩子每人一瓣,母亲说啥不吃,无论我们怎么劝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