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和妈妈在玉米地做活塞 儿子在玉米地里上了我

时间:2018-06-22 14:52:27  来源:  作者:

  中美洲印第安人不易患高血压与他们主要食用玉米有关。6.玉米胚尖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增强人与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使皮肤细嫩光滑,抑制、延缓皱纹的产生。

  列举了这么多玉米的好处,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玉米真的是好东西。谈起吃玉米,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它了,因为我们是山东人,既然煎饼是特产,那么作为煎饼主要原料的玉米当然不陌生了。现在煎饼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小麦粉的、高粱面的、小米的,还有地瓜的,吃了这么多、见了这么多种类的煎饼,最熟悉最受追捧的还是玉米煎饼,这一点从价格上就能看出来,小麦粉的煎饼是两块钱一斤,而玉米面的却是四块钱一斤,整整贵了一倍。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吃煎饼都不用自己烙了,有钱买就可以了,以前就不一样了,那时候馒头还是奢侈品,玉米面的煎饼才是一家人的主食。记得那时候妈妈每逢五天就要烙一次煎饼,一次就要烙两大铁桶的玉米糊糊。

  那时候玉米的主食作用非常明显,简直是跟小麦分庭抗礼的地位,所以也格外受重视,每年的都要种好多亩的玉米,作为农村的孩子,自然被捉了壮丁,爸爸妈妈、弟弟和我四个人通力合作的劳动着,爸爸负责刨坑,弟弟负责浇水,我负责播种,妈妈负责填坑,一家人配合的天衣无缝,工作效率要比那些只有两个人劳动的人家快多了。播种用的玉米种也是专门从种子站买了的,它们经过了特殊的处理,表面沾了一层药,粉红色的,好看极了。妈妈料想到我们会被这艳丽的颜色吸引住,总是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这些种子都是有毒的,千万不要往嘴里放,干完活一定要洗手”,她还拿隔壁村一个孩子把玉米种子当糖豆吃了而食物中毒的例子来警告我们,的确妈妈的警告起作用了。

  一瞬万息,时间就在玉米一节一节的生长过程中度过,生根、发芽、长大、抽穗、结果,这个时候应该是最喜悦的时候了,忙碌了几个月,撒了汗,跑了路,终于迎来了结果的时刻,此时此刻恐怕要跟十月怀胎以后看着婴儿呱呱坠地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吧。此时此刻,是玉米刚刚好的时候,玉米嫩的可以掐出水来,要抓紧时间赶快到玉米地里掰几个玉米回家煮煮吃,反正我是经常这样做的。那时候,我有一个固定的活计,那就是每天下午放学后要到后山上去放羊,羊不多,就只有四五只。但我还是不情愿的,谁不想放学后好好玩耍一下,做做游戏、看看电视,但是这样的话,小羊就要饿肚子了。不过呢,放羊还是有一点好处的,那就是你不用多么费心劳神的看着它们吃饱,只是不时的留意一下就可以了,剩下的时间你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有时带一本课外书,一读就读到天黑,路过的人见了我这样,都夸我用功学习呢,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低调就好。天也黑了,也该回家了,这个时候最不能空手而归,这个时节正是玉米最好的时光,魔到自家的玉米地掰几个玉米,兴高采烈的回家去喽。看吧,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有书看,有玉米吃,已经很满足了。

  煮玉米要趁玉米还嫩的时候煮,太嫩或者太老口感上就差了十万八千里,做什么事都要讲究个时机。平时家里种的玉米都是那种普通品种的玉米,煮出来味道也是可以的,但是要跟黏玉米相比的话,那就有些逊色了,小时候吃的黏玉米都是非常非常小只的,现在不一样了,体积是越来越大,但味道似乎没有那时的那样的香甜可口了。

和妈妈在玉米地做活塞 儿子在玉米地里上了我

和妈妈在玉米地做活塞 儿子在玉米地里上了我

  时光继续进展,玉米地由翠绿变成了金黄,这也预示着玉米到了成熟的日子。每到这个时候都是最忙碌的日子,一家人齐下地,掰玉米的掰玉米,掰叶子的掰叶子,运送的运送,谁也不闲着。我的主要任务呢就是要掰玉米了,在掰玉米之前是要提前全副武装的,首先你不能穿短袖,穿一件长褂,否则的话,玉米秸秆碰到胳膊很是刺挠,难受的很,有时候你还要在戴一副手套,整洁倒是其次的,关键是可以免受伤害,不容易被扎到,这也间接的提高了你的工作效率。

  掰玉米实在是一个体力活,想象一下,在热火朝天的大中午,你全副武装的钻进密不透风的玉米地,费劲的掰扯着玉米,没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了。每每此刻,妈妈总是用告诫的口吻说:“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等你们有出息了,就不用跟我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玉米从家里收回来了,可能不能就这么放着啊,还需要你剥皮呢,把玉米表面覆盖的一层层叶子都拽掉,以后三四片叶子,然后四个或两个玉米一系就可以了,就这样能垒好几米高呢。生活在农村的人对此再熟悉不过了,已经深深刻在了脑海里,即使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看电视也是一清二楚的了。看着家家户户房上挂着金灿灿的玉米,丰收感扑面而来,这恐怕是乡村最美的时候了吧。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