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痕,父辈们最长情的守候,让已然迈入不惑之年的我,有着最深刻的体认,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也是最为永痕的主题。
又一个温暖的春天悄然而至,维系着妻家老小的,传承着人伦情怀的,或许正是这一份看不见,却时刻涌动的爱!
为了这份蕴含传承和担当的爱,我,我们,但愿彼此相依,今生共情。
越是平淡的生活越要坚守一份真诚
大姨姐家的到来,无疑给这次春节假期增添了更丰富的内容。
春节,辞旧迎新的节日,与每位国人都有着很深的情结。
老人家的一儿三女,相聚一夕,最幸福的应该是岳父岳母了。
“我已经预定了正月初六的餐厅!”大舅哥说。
“聚会到我家里!”小妹夫说。
“来者有份,老人的生日我们请客!”大姐夫说。
当一个个发自内心,争相安排假日聚餐的活动时,每位亲人的脸上都微恙着节日的快乐和幸福。
我深深懂得,这是我们每个人最真的想法,大家都想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担负自己的一份责任,成全一个大家庭的圆满。
记得大年三十晚上,小妹夫在岳父家年夜饭席上始终不安,我看在眼上,触在心上。
我明白做儿子和做女婿,对于孝敬老人来说,不分伯仲。选择了婚姻,就要担负一份责任。
陪伴了岳父母,小妹夫一家匆匆赶回自己家,因为还有缺少了老伴的白发亲娘,需要陪伴,儿子就是妈的魂,儿子就是娘的天。
同样的爱需要共担,需要理解和包容。我们的年夜饭因为少了一家人而有了遗憾,却因为多了一份孝敬而心生艳羡;我们的情感世界里因为少了一份快乐而稍有逊色,却因为多了一份真诚而无比满足。
不完满才是生活的真谛
俗话说,生活十之八九不如意。我们三位女婿都来自河北农村,都是出生平凡人家,都是城里人家不愿嫁做人夫的“凤凰男”。
岳父岳母老实本分,真诚待人,养育三位女儿嫁做人妇时,没有过多要求,只求小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份恩情已比天大。(这里说明一下,老大和老三结婚时,比我阻碍少,哈哈!)
其实,我们没有理由埋怨老人的过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认知,这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做好自己才是最大的必须。
大姐夫深谙生活哲理,总是以最大功课倾心家人,这一点尤其我应学习之处。这次来到新疆,酒比平日里多喝了几两,有其主动多喝的情感成分。
我理解,有时候男人饮酒不是为酒,而是为了发泄,用酒来抛洒生活的压力和不快。
身处俗世,步入中年,成功、财富、子女教育等各种危机油然而至,其压力成倍陡增。
谁都奢望一举成名,谁都艳羡富贵生活,但这不是生命的唯一。季羡林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幸运的是,人生在世,能遇到最美的你,最温暖的亲情,最善良的人心,就算事业财富一事无成,但我心欣慰,死而无憾。
唐寅一生无功名,但画尽世间百态情。苏轼仕途坎坷,屡遭迫害,却心生乐观,豁达一生。
在利益面前,没有将军,只有奴隶。我个人认为,能蔑视利益的,如果有,那一定是至亲至情。
《麦田里的守望者》写道: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有聚有别才是人生
亲人相聚,最高兴的莫过于孩子了,因为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交流,快乐地放飞自我。
今年的聚会中,特别地安排孩子们做即兴演讲,小的呀呀有语,大的胸怀愿景。
看着孩子们一次比一次好,全家人都充满了喜悦之情。
人常说,四十岁前比的是个人,四十岁后比的是孩子。
五个孩子,未来将会出现五种人生轨迹。但不变的却是亲情纽带的联结,真心希望他们健康平安快乐。即使走的再远,也不要忘记感恩家庭,珍惜这份上天馈赠的姐弟情缘。
有聚就有离。《红楼梦》中写道:“千里搭廊台,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份离别,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所感触,当然最甚者,还是我家丫头。
我深知离别动情是一种优秀的品格,至少说明心地善良。但辩证地看是其内心脆弱,依赖感太强。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