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一个人从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明理知耻的成年人,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你还记得自己的老师吗?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报特别挑选了四位分别出生于60、70、80、90年代的读者,请他们讲述自己和老师的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即使在不同时代的烙印下,老师们的身影依旧崇高而伟大,既有师长的严苛,也有母亲的温暖包容,老师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版拳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采采(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12451798/
你不知道我是谁,在这里没有人认识我,所以,想说什么没关系。
我与他相识在和朋友的一次演出排练,他是杭城最著名的小提琴家,应朋友之邀,来为我们指导。来到朋友家,朋友介绍我们认识,免不了客套几句,朋友忽然说,你们握个手吧。有一瞬的尴尬,不过我还是大方伸手,当时具体什么感觉我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手温暖谦和。当晚还有一场杭州琴友组.织的聚会,因为下午有事,我便与他们同时离开,我去办事,他们去聚会,因为聚会的地方很远,我没有车所以原本不打算再去,他从车上下来帮朋友放好琴,然后对我说,那我们晚上见。这个老师给我的印象很好,我便也没好意思直接拒绝,就说“啊,好啊”,语气略带着尴尬。下午办完事,看看时间,即便到了也很晚,可能直接和朋友聚餐吃饭,没时间练琴。本想给朋友打个电话说不去了,可打开电话又犹豫了,脑海里总浮现出他那句话,那我们晚上见。就因为一句话,如此顺其自然的一句话,我便鬼使神差的去了。
可能会有人把这叫做触电,如果说真正触电,应该是在当晚的饭桌上,我们之间隔着三个朋友,我目光空泛地环顾,扫过他时,不知他是不是已经等了我很久,专注而礼貌地等待我的目光,举杯,示意,而我,微笑,点头,回敬。这是第一次觉得一个人这么的古典儒雅,他仿佛就像一把小提琴,古典,绅士。
当晚,回到家,我发了一条动态“你可曾见过餐桌上隔空举杯点头示意的儒雅,可曾感受过那种自带欧洲绅士的风度,翩翩君子温润如玉,仿佛来自遥远外空的星棱,散发着温暖却内敛幽暗的光芒。[蜡烛]Gentleandsweet.”然而为了防止误会,我屏蔽了他和我们一起相熟的朋友。
以前,我总喜欢把人放在一起比较,男生次序总要排个一二三四,可是遇到我老师之后,我才知道,有些人天生不可比较,只要他出现在那儿,他就是你眼中的唯一。
说他是我的恩师不为过,即使让我跪拜在他面前顶礼膜拜也不为过,他是继我儿时学琴之后,重新为我打开古典音乐大门的人,一路指导,点点滴滴。即使只是上了短短几次课,也足以让我称他一句恩师。
谁说人长大了就不用再学习了,工作上的学习要学,人生中的学习也要学,我感觉我冥冥之中是一个要走音乐生涯的人,那种与音乐结缘的深度,不是日常爱好这几个字可以解释的,冥冥之中,我是一个做音乐的人。
那一年,我二十岁,刚刚升入大三,本来一切都是美好的,都在向着我曾经憧憬的方向发展,可是,父亲的意外离世,让整个家庭都蒙上了一阵阴影。
家里没有钱,父亲的赔偿金也迟迟不到,母亲哭红了眼睛,也愁碎了心。
为了要到那二十万的赔偿金以支持我继续上学,母亲甚至去了建筑工地,爬上了最高层,逼迫包工头赔钱。
包工头一句话,就是没钱,跳下来也没钱,当时我就在下面,看着高层的母亲,心如刀绞。
那一天,母亲就在高层待了一整个白天,泪水浸湿了她的脸庞,最后,我上去将她拉了下来,我知道母亲是在牵挂我,如果她跳下去了,我们整个家就完蛋了。
包工头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有恃无恐。
母亲下来后就晕过去了,在医院里整整昏迷了五天的时间。
第五天,我们连母亲住院的钱都没有了,如果母亲要继续治疗,就必须要有钱,可是我没钱啊! 1/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