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育竞赛中,为了“为国争光”或商业利益,运动员服兴奋剂不新鲜。但如今,兴奋剂竟被引入中学校园。据半月谈记者调查,北方某省重点初中一些学生为拿高分,服食含有兴奋剂类药物,而通过一些电商网站检索“中考体育”,则出现大量药物、功能性饮料等结果。
学生家长用身体换成绩 考好老师让我做一次
不需要专家严正警告,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知道,服兴奋剂对孩子身心健康危害不小。但为了孩子中考体育成绩能提几分,他们显然是“两拳相较取其轻”了。
毒害孩子的是麻黄碱之类药物,买药者竟是“亲爹亲妈”,不是“亲爹亲妈”大概还舍不得为孩子下如此血本呢。事实上,为在体育考试中多拿几分,走后门、替考等现象,近年来时有发生,买含兴奋剂类药物给孩子吃,简直可以算是“耿直”了。舍得了孩子去套狼,愿打愿挨,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学生家长用身体换成绩 考好老师让我做一次
用给孩子吃兴奋剂来提高体育成绩,在本质上,与让孩子搞题海大战、熬夜、补课是一样的,都是把正常的教育变成了纯应试。如果一定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吃兴奋剂更严重地反映了教育的异化。因为体育课与文化课不一样,后者用分数考核还有点合理性;中小学的体育课原本就是锻炼身体、让孩子健口陨长的,打打球跑跑步,应该是最快乐的课程,现在体育课上学生也变成分数的奴隶,让人情何以堪?
学生家长用身体换成绩 考好老师让我做一次
体育列入中考科目,是教育部门前几年推行的,属于教改举措之一。原因似乎是为了体现对素质教育的重视,避免学校只重视文化课,忽视了学生健康。殊不知,将体育与中考挂钩,甚至与文化课统一算分,作为升学、择校的依据,完全走向了素质教育的反面。让体育锻炼也变成应试,不仅对大多数学生不公平,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还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反感。
学生家长用身体换成绩 考好老师让我做一次
中考体育经历了曲折的改革道路,但初衷无非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但当中学体育也异化为“应试”,甚至以伤害健康的方式为成绩加分,目的和手段的本末倒置,真让人瞠目结舌了。
在我的老家,有一个比我大1岁的女孩叫小静,她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玩得很好。
在她的家里,父母重男轻女,把好的全部都给她弟弟,并时常给她灌输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将来还是要嫁人,不如早早出去打工挣钱的思想。
重男轻女到什么程度呢?
她穿的永远都是亲戚的孩子淘汰下来的衣服,破了就缝个补丁,一件衣服穿到扔掉,竟然已经看不出原来是什么样子。而他的弟弟永远都在穿新衣。
稍微长大懂事一点,同龄的女孩都穿上公主鞋,小皮鞋,可父母嫌贵,给她买了解放鞋,便宜耐穿。而当时的名牌李宁、安踏,他弟弟有好几双。
她在同龄人的面前感到深深自卑,下课的时候也不敢出去玩,因为她怕同学们嘲笑她的穿着。
小静就在这样物质极其匮乏的环境中长大,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去了广东打工。
因为长得不错,身材也挺好,她被一个有点钱的小老板看上了。
十几岁的年纪,在成长过程中物质一直都是被亏待的,突然出现这么一个人,每个月能给她几千块钱零花,也不需要汗流浃背去卖苦力,她很快就成为了那个人的情妇。
她跟着那个小老板一直跟了好几年,每次回老家出手都挺阔绰,给自己的父母买首饰,给一大笔钱。父母准备给弟弟建房子娶媳妇,她一下子就出了一半的钱。
村里的闲言碎语开始流传,但她的父母不以为意,相反,这个女儿能给家里带来这么多经济上的支持,他们开始对她另眼相待。
那几年,她终于开始扬眉吐气,多年被父母忽视的憋闷一下子全部释放。
可是后来,被小老板的老婆知道了,事情闹得很大,小老板在她怀孕的情况下,把她给甩了。
她堕了胎之后,只能靠自己生活。
由于过惯了不劳而获的生活,一下子被切断了经济来源,也不可能再去做之前的体力活,于是堕落到了靠出卖肉体换金钱的地步。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还看到了她,可是她却假装没看到,我看着她躲闪的眼神,可能是不想让我知道她的生活那么不堪。
这让我唏嘘不已,每次大家谈论起她,都会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
学生家长用身体换成绩 考好老师让我做一次
02.
无独有偶,之前热播的《欢乐颂》,主人公之一樊胜美就是这样一个物质匮乏、从小被穷养的女孩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