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是一直被赞誉和推崇的公益形式,其中涌现了无数感人事迹,为中国偏远地区儿童的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凡事有利有弊,网络上一篇《哥哥姐姐们,请你们不要再来支教了》的广泛传播,让大学生支教这件事被热议。
贫困山区的孩子:哥哥姐姐,请你们不要再来支教了!支教真的不是一场旅行。
支教的哥哥姐姐们,如果你们是来旅游呼吸新鲜空气的,请别来!
支教的哥哥姐姐们,如果你们是来让这块热熟着的黄土地见证爱情的,请别来!
支教的哥哥姐姐们,如果你们是带着短暂的爱心寻求心中的安宁,请别来!
的确,部分走马观花般的短期支教已经流于形式,很多人都在反思:我们三下乡真的对那的孩子有利吗?还是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打扰了他们呢?
以下是部分网友的看法:
网友一:说实话,我特别赞同那篇文章里的话。为什么?三个原因。
第一,那些支教的学生是真的支教吗?根本就不是,都是为了学分,评优,评奖,顺便玩一下。
第二,时间不合理,并且太短。一般都是什么时候支教?假期,大学生假期放假,人家小学生就不放假了?你们利用假期支教占用了本该人家放假的时间,你们的时间很闲,可以用来支教,可人家的时间很忙,你要知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人家虽然是小学生,但是很有可能就已经是家里的劳动力了,就凭着假期的时间棒家里干活呢!
第三,教育水平。你说一个大学生,很多根本就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刚上大学,没错,自身小学,初中,高中知识水平可能很高。但是他们根本就不会教学,要不然要老师干嘛。到那之后胡乱一教,毫无章法不要紧,要紧的是打破了人家原来老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对,很多学生带去很多新奇的教育方法,但是那些根本就不适用那里好不好,支教的大学生走了以后,人家老师还得用很长时间扳过来,很费劲的。
所以,我不建议大学生去支教,要想真的为教育做点贡献,那么就长期支教,来他三年,或者就扎根那里。十天半个月,一个假期的支教就算了吧,真的很给人家添麻烦的。
网友二:我是南开大学的学生,我现在大二,我大学生活的两次暑假我都去支教了。虽然时间很短,只有短短半个月。对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自愿原则。
1.自愿去支教。自愿去支教的人,一般都是抱着锻炼自己,也教书育人的心态去的,愿意吃苦受累。我们去支教时候队伍是自己组建,队员最终是筛选留下的,都有一技之长,能教给孩子新鲜东西最重要
2.自愿被支教,即自愿来上课。我们招生时候对孩子说,你们假期无聊愿意来就来吧,跟我们一起玩一起学习。孩子们来上课,有的淘气不听话,我就说,你们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没人会强迫。但是来了,就得尊重我们,守纪律,大家才能一起愉快玩耍,你们辛苦,我们背井离乡也不容易,大家都是孩子,相互理解。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