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一个月和儿子做几次 话说一个月和儿子做几次合适

时间:2018-09-08 17:14:03  来源:  作者:

虽然儿子按照自己想法出去工作了,可是韩女士有些不乐意:“这个工作一听就觉得不靠谱,工资也不高,他就是在应付我。”她让儿子再去看看其他的工作,儿子问她是不是反悔不乐意,她又不敢吭声了,怕浇灭了儿子出去工作的热情。

“不管怎么说,他愿意去工作,我总算是一颗石头落了地。”韩女士说,现在小宇早上七点半出门,晚上七点前回家,工作内容也比较轻松,但现在,她又陷入了新的忧虑。

52岁的自己再过3年就要退休,那个时候,自己如何支撑儿子的奖励金?等以后自己老了,儿子在这种混日子的岗位上怎么独立?怎么在社会上立足?

儿子

这其实是一举两得

昨日,记者向韩女士提出要采访小宇,在韩女士要求下,记者自称是韩女士的朋友,要为小宇介绍新的工作。昨日上午11点,还是坤作时间,小宇很快接了电话,也没有刻意压低声音,感觉工作环境比较轻松。

记者提出给小宇介绍新工作,小宇表示感谢后礼貌地拒绝了,小宇说,现在这份工作主要是负责网站运营,和公司公众号的内容更新,比较轻松,压力也不大,做好了收入还有涨幅空间。而谈到妈妈对自己的补助,小宇觉得并无不妥:“我在家没上班的时候,差不多就每个月找我妈要两千多零花钱,现在也就是比以前多一点,而且这样我妈也不会担心我了。”

记者问小宇,妈妈退休了怎么办呢?小宇说,妈妈退休之后绝对不会再找妈妈要钱,那时自己会自力更生。

专家

绝不是长久之计

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小燕称:儿子在家啃老待业,妈妈十分焦急,才想出了这样万不得已的招数。虽然现阶段儿子是被“打了鸡血”,但这种方法其实一种慢性的毒药,长此以往,会让儿子难以自立,对妈妈产生心理依赖,变成长不大的巨婴男。

可以先让儿子习惯工作状态后,就给孩子设定期限,比如三个月,超过三个月就取消奖励制度,等孩子在工作中得到乐趣,就逐步取消,扔掉给孩子的“拐杖”。或者不把这笔钱交到孩子手中,可以替孩子存起来,当做“创业基金”,等孩子需要的时候再给他,孩子一旦回来“啃老”,就取消“基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