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香是老居(委)会干部,凭经验,她感觉发生了什么不测,她开始使劲敲门,“咣咣咣,咣咣咣”……
突然,她仿佛听到屋里有细碎的声音,再次侧耳细听,似乎听到里面发出有气无力的喊声:“救命……”
两个人使劲拽门,门被反锁着,怎么也拽不开,她俩从邻居家找来螺丝刀子撬,仍无济于事,急中生智,郭玉香拨打了110报警。
民警赶到,他们用铁钎撬开门,大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地上倒着刘振霞娘俩,刘振霞眨巴一下眼睛昏厥过去,她的女儿则睁着一双惊恐的眼睛,奄奄一息。
民警和村民们七手八脚把刘振霞娘俩送去了医院。
刘振霞苏醒过来第一句话就说:“我没事,是饿迷糊的,喝点粥就好了,我女儿有病,快给她治!”
随着老人的哭诉,事情渐渐明朗。
刘振霞老人今年66岁,她的女儿周丽萍,今年39岁,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20天前,周丽萍从三楼窗户往外泼水,不成想刮起一阵小风,脏水顺风飘进了楼下一住户的屋内。
楼下男主人当时火冒三丈,魔起根木棍儿来砸刘振霞家的门,“咣咣”的砸门声严重刺激了周丽萍。
身体强壮的周丽萍开始砸东西,随后把娘打倒在地,并反锁上防盗门。
为防止别人闯进屋,担心娘“逃跑”,周丽萍用一条铁链子,锁上第二道木板门,顺手把钥匙扔出窗外。
刘振霞有要走的举动,周丽萍就拳脚相加,打得娘遍体鳞伤。
就连娘出声也不行,一旦弄出个动静,她上前就是一顿狠掐。
眼看着女儿的病情严重,刘振霞的心在流血,为能让女儿平静一些,尽量按照她的意思去做。
家里现有的米面也就够吃两周的,青菜是一点也没有。
刘振霞找到几个鸡蛋,一顿饭煎一个,她给女儿下饭吃,自己则捧着酱碗,把酱当菜吃,后来酱吃没了,她只能喝咸盐水。
到被解救前的两天,家里的米面彻底断了顿,刘振霞不知道该怎么办,她只能把收刮到的少量米粒做粥喝,女儿吃干的,她喝米汤,直至最后晕倒在地。
正是因为知道刘振霞有个疯女儿,邻居们才敏锐地觉察出了异样,解救了娘俩。
然而,这只是66岁刘振霞苦难生活的一部分……
二
在女儿周丽萍3岁时,刘振霞的丈夫抛弃了她们娘俩。
那时候,活泼可爱的女儿“要爸爸”的哭喊声,撕扯着刘振霞的心。
她给女儿擦眼泪,女儿的小手也给她抹眼泪,娘俩哭成了泪人,邻居为之动容。经常有好心的邻居劝刘振霞:“难为人啊,改嫁吧!”
“有后爹,孩子受屈怎么办啊?”刘振霞总是这样说。
刘振霞擦干泪,背起女儿,拿起铁锹,去附近家属队干活了。
干活回来,她走进低矮潮湿的小平房里,房子四面透风,冬天冷得像冰窖,夜里,她和女儿经常被冻醒。
村北角死了老婆的孙师傅,见刘振霞和孩子的手脚被冻得通红,看不下去了,主动喊上两个人,给刘振霞家安上了土暖气。
邻居张姐说:“孙师傅人本分,还有手艺,我给你俩撮合撮合。”
来往了几次,孙师傅坦诚地对刘振霞说:“我保准对你的孩子好,再给我生一个吧!”
“等有了亲生的,能对我带来的孩子好?”刘振霞把安土暖气的钱塞给孙师傅,硬是把他撵走了。
知道刘振霞把孙师傅打发走了,张姐埋怨她:“你真死脑瓜骨,何必一个人吃这么大的苦,如果有不要求生养的和你搭伙,行不?”
刘振霞说:“等孩子长大了,我再考虑改嫁的事。”
家属队挣的工资非常少,除去供孩子上学的费用,就不剩啥了。
要强的刘振霞心想:活人哪能让尿憋死?
刘振霞每天下班回来,顾不上喝一口水,扛着铁锹,跑到村南的荒甸子刨地。地刨好了,种上豆角、土豆、菠菜,还有苞米,这样就节省了一大笔买菜的花销。
日子在娘俩的“耳鬓厮磨”中一天天过去,有女儿相伴的日子,苦也甜蜜,刘振霞憧憬着那似乎触手可及的美好未来……
三
女儿上中学了,每天放学回来或周末休息,她就跟着娘转,还帮着侍弄家里的开荒地。刘振霞的心里喜滋滋的,她贴心的小棉袄终于能当帮手了。
刘振霞在地头儿支起个太阳伞,嘱咐女儿坐着吃冰棍儿,只要看着娘干活儿就行。
女儿偏不,她搂着娘的脖子大喊一声:“偏不,我偏要帮忙!”
刘振霞高兴得流出了眼泪:“看着娘干活儿,就是当帮手了。”
一天,女儿放学回来,看娘没在家,她就往开荒地跑,到了近前一看,吓了一大跳,娘倒在了地上。
女儿抱起娘呼喊,刘振霞苏醒过来,说:“没事,我累了,歇一会儿就好。”
女儿再三追问,刘振霞才说了实话。
为了多挣几个钱,刘振霞独自承包了一个大厕所的清掏任务。干完清掏的活儿还没等喘口气,赶去开荒地喷药,累过劲了,外加药物熏,她晕倒了。
女儿哭了:“娘,我大了,给我找个爹帮你吧!”
刘振霞擦了一把汗:“娘想好了,等你结婚成家了,娘再找,最困难的时候咱娘俩都过来了。”
周丽萍结婚了!这时,刘振霞已经54岁,她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可她心里轻松了许多,因为她最主要的任务完成了,她把女儿拉扯大,女儿终于成家了。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