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大姨子与二姨子侍候我 在大姨子面内二三姨子

时间:2018-09-10 14:12:01  来源:  作者:

  谁知道美中不足,衣服的四个兜是假的,只有兜盖儿,没有囤阅。我好不沮丧。更觉得自惭形秽的是,不久这个秘密就被大家发现了,于是我又多了一个绰号“假布袋儿”。

  假就假吧,我也认了。后来我又发现了不足。就是这件假布袋儿仿军装,小了些,罩着里边的黑粗布棉袄,露着黑边,很不雅观。这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出身不好,备受歧视,小时候就很敏感,自尊心很强。所以我很注意细节,那时就知道追求完美,尽量避免人家羞辱。

  穿着这件亦喜亦忧的新衣服,我只感觉人家盯着我的假布袋儿,和外露的黑粗布边儿。我多次缠着母亲给我修修。那时我想,假兜吧,不提了,家里根本不可能拿钱买衬布,我也不敢也不会提这“不情”的要求,给我改成真兜儿。于是懂事的我,就对母亲说,把黑边剪去吧,不好看,又不需要再花钱,母亲就是不同意,再哼咛也不行。

  唉这件新衣服,也成了我小时候的一大憾事。

  那时候,我感激我的三姨大姨给我做了新衣服,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做成假兜儿呢?我更不理解我的母亲,为什么不给我剪去黑边呢?如今,这疑问也将永远得不到答案了,她们--我的至亲,都走了,离我而去了。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西楚霸王项羽的一句名言“富贵而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我至今也没有富贵,但有时候,我也衣着光鲜的锦衣还乡,但大姨、三姨、母亲的身影已难寻觅。

  我只能致奠于她们芳草萋萋的坟头了。

  昨天得知消息,大姨走了。大姨病了好几年了,说心里话,对这个消息是有一些心理准备的。然而在夜深人静之时,想起一件件往事,悲伤还是涌上心头。

  姥姥生了四个女儿,妈妈排行老二,大姨比妈妈大十二岁,妈妈比三姨大六岁,三姨比老姨大五岁。大姨出嫁的时候,三个妹妹还小,大姨带着无尽的牵挂嫁到了远方,不是一般的远,是四川。大姨父是建筑工人,后来又因为援建大地震后的唐山,举家搬到唐山,从此扎根于斯,新唐山凝结着他们那一代人的汗水。

大姨子与二姨子侍候我 在大姨子面内二三姨子

大姨子与二姨子侍候我 在大姨子面内二三姨子

  大姨一个人在外,因为离得远,又有儿女牵绊手脚,加之经济不宽裕,她很少回东北,那时不像现在通讯这么便利发达,全靠家书传递思念寄语平安。除了和大姨父两个人艰苦奋斗,大姨没有任何依靠,她辛辛苦苦养着五个孩子。可是即便如此,东北的娘家仍旧是大姨深深的挂念,她省吃俭用,每年都给姥姥姥爷寄钱,补贴家用,在那个贫穷的岁月里,这些钱对于一家人生活的维持真的起了很大作用。后来姥姥姥爷去世了,那个家也不在了,大姨又开始惦记她三个妹妹的生活。我们兄妹从小学到大的衣服,都是大姨一家接济的,一个一个的邮包贯穿了我们青少年的时光,接邮包,拆邮包,是我们最欢喜的时刻。毛衣、外套、裙子,各种各样都有。虽然是哥哥姐姐们穿过的,但是在大姨精心的清洗和保管下,还是那么整洁。在农村,那些款式也颇为时尚,穿上美美的。这对于我家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直到我上大学,大姨还给我寄过衣服,还买内衣、棉拖鞋送给我。这种恩情,让作为晚辈的我们永世难忘。现在当我可以花很多钱买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时,我不会忘记,这幸福的生活有着大姨的奉献。

  我和大姨一共见过五次面。

  第一次是我1992年我考上高中的暑假,大姨带着大姐来我家,大姨穿着深蓝色外套,干净利索。真是手足情深,进了家门,她和妈妈两个人就哭了起来,她们应该有十几年不见了吧,现在回忆起来,那就是悲欣交集啊。但我当时肯定无法理解那种情感,我因为家里来人而感到莫名兴奋,心情飞扬。大姨很喜欢我,一个劲地说我长得像电视剧里的小婉君。两天后,大姨又去老姨家,她们一起去给姥姥上坟,大姨坟前哭泣,酸辛苦辣,冷暖自知,人生是多么不易啊。

  第二次是95年高考结束,我和三姨去唐山,又见到了大姨,那些年她照顾孙子孙女,也是忙里忙外。很多细节都忘记了,只记得大姨早上给我做面条,我吃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好像每吃下一口她都感到欣慰,好像在大姨的心里,我还是那个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细粮的小女孩。对我的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次见面,是我大学毕业,去北京给大姐家外甥辅导功课,然后跟大表姐回唐山,大姨那时还硬朗,见到我格外高兴。有邻居来了,大姨就介绍我是哪个大学的。在她眼里,我是读书出息了。她为我高兴,更为我的爸爸妈妈高兴。

  2004年大表姐带大姨去大连旅游,我和大姨又见了一面,那时我已经结婚。那次见面十分匆促,旅途劳顿,我们也没有深入地聊天。

  之后我参加了工作,过了一年又怀孕生子。以前还会写信,后来也不写了。打电话,大姨已经有点耳聋,打的也少了。期间只偶尔给大姨寄过东北木耳、榛蘑这些特产。为人母的生活忙忙碌碌,和大姨的联系真的少了。

  2013年,我从大连调到海口工作。搬家前,最想念的是几个姨。在童年的记忆中,我所能感受的关爱,除了父爱和母爱,就是来自几个姨的了。我永远忘不了大姨对我疼爱的眼神,穿越漫长旅途的一个又一个邮包,一封又一封的书信。忘不了寒暑假时,南县道下来两个人,两个小黑点,越走越近,越走越近,原来是三姨和老姨,于是我一边叫喊一边飞奔出门……我一定要在去海南之前,去看大姨三姨和老姨,否则于心不安。于是,我踏上了回故乡的列车,回来后,又直奔唐山。

  大姨和大姨父正在小区和人聊天,对于我的到来真是没有想到,很是开心。然而我明显地发现,大姨老了,说的话少了,反应迟钝了。我注意到相镜子里大姨年轻时的照片,真有人生如梦、岁月如梭之感。怕增添她的负担,第二天我就走了。临别前,我给大姨留下一个红包表达我的心意,并叮嘱她注意好好养生。大姨坚持要送我,不仅送出了家门、大门,而且一直送我过了街。我注意到她的步伐已经是小碎步了,据说人的脚老了,说明人是真的衰老了,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不是个滋味。大姨的神思不再敏捷,但是她一再要送我,那就是依依不舍吧,她对我的感情,对娘家的感情,都凝结在她无言的蹒跚的步履中。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