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亲家庭我满足了父亲 我喝醉了主动和父亲做
每每在大街上看到身边来往行走的老人,我的心底总会有一种幽幽的伤感。这些如我父亲年龄相仿的城市老爷子,提笼架鸟,悠闲溜达,不用下田耕种劳作,晚年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是多么幸福啊!
而我的父亲则不然,70多岁的人了,还在乡下的农田里挥洒着汗水,耕种着他生活的希望。所有的这一切,全因当初身为知青的父亲“赌气回乡”孝敬我奶奶错走了一步,才有了现在天壤之别的人生。对此,父亲则从不后悔,总自我宽慰的说:“孝道为重,那时母亲大人一个人守望家园,孤零零的,身边总要有个照应啊。“
我明白父亲的心底无奈的解释。自幼跟着我大伯在徐州长大的父亲,当时心里还是不情愿回到乡下的。在那个大力号召知青下乡支援农业生产的年代,单身的父亲是躲不过命运的选择的。因为我大伯那时已经成家并有几个孩子,再说拖家带口,回到乡下单单为了照应母亲也不现实。感恩的父亲也就顺从了命运的安排,一个人留在我奶奶的身边,直到我奶奶去世,也没曾离开半步。
我奶奶去世几年后,我的母亲也因病离开了这个缤纷喧闹的世界。接着,我在徐州定居,小妹远嫁,哥嫂常年外出打工,侄女上学侄儿参军,一个个都”高飞“了,敞阔的家园只剩下他这样的一位老人孤零零的守望。此外,还得去忙乎庄稼,看似平凡的父亲,也非常的伟大!他从来没有怨声载道过,一个人默默守望着家园,任劳任怨。
每次打电话来,父亲总是镭心地询问我们一家的生活和孩子的教育情况,总是久久不愿挂断电话。而我很愧疚啊,很少主动给远在300里之外的父亲报个平安。

单亲家庭我满足了父亲 我喝醉了主动和父亲做
有时候,很想把父亲接到徐州他老人家曾经生活过十几年的城市里,看看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可老人家却不愿来。或许,一者担心我们的房子太小住不下,二者担心为我们生活受还处受困的家庭添加负担,几次恳请,几次都没能如愿。
每年节假回去看望乡下的父亲,我心中总感觉有一种无言的温暖。尽管到了养育过自己的家了,见到熟悉再熟悉不过的父亲,我还是有一种说不上来的陌生感觉,不知是例于疼爱我们的父亲把我们当作了远方来的客人热情相待,还是我们忘记了父亲温暖怀抱的记忆?
孤零零的守望家园,对于一位年过七旬老人来说,是很受精神煎熬的,也是寂寞很苦的。或许是人到晚年了,不想多走动的缘故吧!?父亲便把心中一份沉甸甸的爱,放在了守好家园的责任上,为了远方儿女的幸福和嘱托,他别无选择,也只有这样做了!
父亲搬到了新家,正赶上种植的好时节,便在后边的空地上开辟了两块小菜园。买工具、锄地、买种子,种地、施肥、浇灌,每天在小菜园上花费心血,待到十天半月之后便初见了苗头,让人很是欣喜。
每逢赶上周末那趟列车,回到家总要随父亲到小菜园里去看一看。母亲扛着锄头、父亲拎着水桶一起走在前面奔往菜园,更像是奔向美好的生活。在白的刺骨的阳光下,茄子、辣椒、豆角、秋葵、白菜、萝卜菜、黄瓜、西红柿、香菜、大白菜,葱……应季的蔬菜应有尽有,发着多彩的营养的光芒。

单亲家庭我满足了父亲 我喝醉了主动和父亲做
父亲做事情很认真,有了小菜园就像上班打卡一样,施肥、浇水这些工作几乎每日进行,始终坚持纯绿色种植,虫子多了便用辣椒水除虫,菜园里的菜受到了万般宠爱一样以惊人的速度长大,茄子、秋葵、白菜看起来都要比周围菜园长得高些。与一米八身高父亲齐头的秋葵、永远长不完的茄子、一直在复制的西红柿、不知道要长多大的黄瓜、茂密的白菜林……这些植物带着魔力般的生长。
隔一段时日再次回家,每每看到菜园的变化,我总会发出惊叹,“已经长这么大了”“长大了这么多”……父亲略有自豪的回复着“施的都是农家肥,鸽子粪、羊粪”“每天浇水,天天来看看”……看着父亲的脸庞一天比一天黑,农作物一天比一天成熟,知道这硕果累累的背后是辛勤的劳动和守护。
在田地的来往间与周围的菜友也熟络了起来,见面寒暄一下,交流下耕种的体验,交换下种子……小菜园为父亲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愉悦,也为夏季的餐桌增添了绿色蔬菜,这一个夏季几乎不用买菜。
拿着剪刀和塑料袋,去菜园剪上几个茄子,摘下一堆西红柿,沉甸甸的硕果回报了父亲这一季的辛勤劳动,为父亲的退休生活带来了充实和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