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寡妇总买酒,人们打趣她:
“小寡妇,今天又给谁买酒喝啊?”
“小寡妇,多买两瓶吧,不然不够喝了,谁给你出来买啊?”
小寡妇只是笑笑,摇摇头,晃晃耳链子,走了。
直到有一天,巴音代的媳妇儿抱着两个双胞胎儿女,找到小寡妇,说是巴音代为了她,家也不管了。
小寡妇被撵出了苏木。
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小寡妇带着女儿,到了偏远的草原深处,照顾着无儿无女的嘎登老两口,糊口度日,她也不再扑粉了,但从未摘下过她心爱的首饰。
嘎登老两口的家在边境线上,这里地处偏僻,人迹罕至,水草丰美,野生动物特别的多,野兔子,狐狸,野黄羊,经常出没在嘎登家附近,日子过的倒也不寂寞。
小寡妇有时候出去采一些蘑菇,跟羊肉炖上,改善伙食;有时候拔些沙葱回来,用酸奶腌上,能吃一整个夏天。嘎登老两口想知道小寡妇的男人是谁,她又是谁,但小寡妇总打话茬。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里不再宁静了。牧民带路,带着外来人来草原上打野兔子,打狐狸,不时会有人来到老嘎登家,暂做休息。小寡妇总是多做一些干粮给这些人,他们临走时会留下一些蔬菜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向往常一样,睡觉前小寡妇在屋子前前后后看了一圈儿,安顿好两个老人。再回到她住的蒙古包里,女儿已经熟睡。她叹了口气,孩子该上学了,可是该去哪里呢?
忽然间,门口两条狗狂叫起来,一辆车停在了门前,小寡妇赶忙出去,车上下来一个人,着急的说:
“沙抢不小心走火了,把带路的牧民打伤了,我们迷路了,得赶紧把他送到苏木的医院包扎伤口。”
小寡妇二话没说,收拾了东西,把女儿交代给两个老人,就上车了。
颠簸了一夜,来到苏木医院,小寡妇才知道,带路的是巴音代。因为被打穿了腹部,人已经不行了,小寡妇呆若木鸡,两眼无神,巴音代动了动嘴唇,小寡妇凑上去,只听见了一句话:
“照顾我的家人……”
小寡妇辗转来到巴音代家里,他留下四个年幼的孩子,家里牲畜不多,巴音代媳妇儿只是哭,不停地念叨:
“这可咋活?这可咋活呀?”
小寡妇卖掉了她所有的首饰,还有一只从未拿出来过的银碗。这只银碗镶着考究的红木底座,银碗边雕刻着镂空的蒙古祥云,铮明瓦亮。卖掉这些东西前,她放在唇边,一件一件,轻轻地吻了吻。
小寡妇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巴音代的媳妇儿。
再后来,没有人知道小寡妇跟她女儿去了哪里。
再后来,也没有人知道小寡妇是谁了。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