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妻子在一起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带着她的闺蜜晓霞一起来见我,在我们结婚后晓霞经常来我家做客,所以她和我一家人的关系都非常好,有一次老婆出差,晓霞来我家做法,那天晚上的晚餐非常的丰富,她还开了我家的红酒来助兴,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老婆的闺蜜喝醉了当场要和我发生关系,在那次发生后我们便变成了地下恋情的恋人,我们还经常在她家的泳池里……
这几天岳母把我们家闹得不成样子,天天带着亲朋好友来我家里来闹,大骂我不是人,还把我的爸妈都给骂上,很是难听,爸妈本来身体就不是很好,经过这么一闹,差点都进了医院。
我心里非常难受,心疼我爸妈,这事是我惹出来的,跟爸妈没有任何关系。结婚之后我和老婆单独住一套房,我工作很,平时经常加班加点,老婆从小娇生惯养,从来不做家务,家里总是乱糟糟的。
怀孕之后,老婆闺蜜经常到家里来看她,总是顺手就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做各种好菜,我慢慢的对她很有好感,爱上了她。
我们不久就好上了,我们亲热的时候,被老婆撞见了,她大发雷霆,揪着闺蜜就是一顿痛打,我心疼不已。扇了她几巴掌,她哭着跑回娘家。
第二天岳母就带上了好几个亲戚到了家,闹了好几天。这时我也是下定决心跟老婆闺蜜在一起,岳母对我又是打又是骂,恨不得把我杀了,还说我老婆回去一哭二闹三上吊的,骂我不是人,没良心,老婆和孩子都不要了,跟一个贱女人好上了。
后面还说有爹妈生,没爹妈教,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实在忍不了,就跟岳母对骂了起来。说老婆从小娇生惯养,好吃懒做,从来不做饭,又不做家务。跟她闺蜜一比,她才是贱女人。
岳母听到这,说不出话,灰头土脸的走了。遇到这种好吃懒做的女人,是我倒霉,还好上天让我遇到了老婆闺蜜,这么贤惠的女人,不跟她在一起我岂不是傻子,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事情还得从几年前说起,那时候,我在深圳一家大型港资玩具厂采购部任经理,老婆正怀着儿子,
因为我家父母开着一家建材经销公司,生意太忙,怕照顾不周,再加上岳母也希望自己照顾她,所以她就住在了岳母家。
按医生的预期,老婆的预产期大约在十二月上旬,本来我想趁年底放春节假前,多请几天假,早些回去多陪陪她,但因为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公司没批,
结果十一月底,家里来电话说老婆生了,我只好在电话里给了老婆一个飞吻,以感谢她为此所作的付出。并对她说,很对不起她和儿子,自己没能陪护在她身边,和她一起迎接我们的爱情结晶----我们的宝贝儿子,但我一定请假,早几天回来,为我们的宝贝摆一个热闹的满月酒。
当我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老婆一开门,我就先拥抱了老婆一下,并给她献了个吻,然后冲进卧室,却没见到儿子在床上,老婆望着一脸狐疑的我,笑着说:"你那个小捣蛋,很不安份,喜欢人抱着不停的走,否则就用哭来抗议。喏,倩倩抱着他爸妈房间那个密封的阳台上,你去看看。
我推开父母的房间门,就发现有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怀里抱着个小宝贝,双手轻轻的摇晃着,嘴里不停地轻声哼哼着。
我快步走过去,从她手里抱过宝贝,深情地凝视着他,送给他一个轻轻的吻,那时候我没去理会老婆所说的那女孩的名字,更没有去在意她的穿着打扮,以及她漂亮与否,可能由于是第一次做爸爸了,感觉心情特别激动兴奋吧.
陪着老婆聊了一会,老婆介绍说,那个叫倩倩的女孩是她怀孕期间新认识的好姐妹,这些天一有空就来我们家照顾她和宝宝.我这才突然想起,刚才没与人家打招呼,冷落了人家,连忙向她道谢,并打量了她一眼,
齐肩的黑发,似乎刚在美容店拉直过,随意披在肩上。线条圆润而柔和的鹅蛋脸,两腮白洁中透着淡淡的红晕,配上一双大眼睛和细长的柳叶眉,长相甜美而又带点儿羞涩。身材高挑,给人一种丰满而丝毫不肥胖的感觉,几乎同我老婆一样高。
怎么没看到爸妈?”我问老婆。
“爸妈去了小区旁边的超市办年货了,”老婆看着我说,“本来我想让倩倩一起去帮帮他们,他们说不用,办好了,再打电话来让倩倩去接他们,这会应该差不多了。”
果然没等多久,家里的电话就响了。我说还是我去吧,老婆说东西很多的,你一晚没睡,不累吗?让倩倩和你一起去吧,老婆看了看外面,又下小雨了呢,拿把伞去。
小雨在呼呼的北风中漫天飞舞,一些雨点打在脸上,冷嗖嗖的。走在去超市的路上,我撑着雨伞,让她往身边靠一下,以免淋湿了。
一开始,她好象有些拘束,我便没话找话,再次谢谢她照顾我老婆和儿子,她冲我笑了笑,说“没什么,应该的,”
然后话就多了起来,一路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她对我说晓琴姐(我老婆)告诉她,我在深圳一家很大待遇很好的工厂做采购经理,很牛气,
然后很小心地问我:“志远哥,能不能春节后带我去你们坤厂上班?”问完就用那双淘气的大眼睛望着我,象在期待我给她肯定的回答。我笑着问她现在在做啥,有什么特长,她就告诉我她高中没毕业,就去广州打工,年初才回来,也没啥特长,现在在家没事做,有时搬姐姐照看一下服装店,她姐姐同我老婆是好姐妹,然后就认识了我老婆。我就说如果你愿意去,我就带你去吧。
听到我同意了,她很高兴地说了句谢
2001年那个时候,工厂没现在这么多,内地农村来广东找工的人,却是年年增加,僧多粥少,竞争很激烈。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