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老师你下面太紧进不去 强劲了美女班主任小说 轻一点老师好久没做了

时间:2019-05-16 15:05:04  来源:  作者:

  篇一:老师你下面太紧进不去 强劲了美女班主任小说 轻一点老师好久没做了

  母亲是吉林省扶余县人,家里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不算贫穷。因为姥姥重男轻女,母亲虽然是家里独生女,但和四个舅舅比较,母亲读书最少,干活最多。在出嫁前,母亲为家里操持,上至父母,下至兄弟、年幼的侄男侄女,都是母亲照顾。各种农活也都落在母亲的肩上:打猪草、放牛、种地、秋收,母亲都是家里的好劳力,也因此耽误了仅仅上了两年的小学。姥爷是当地的村干部,来哈尔滨开会认识了同是村干部的爷爷,千里姻缘一线牵,就这样,母亲嫁给了父亲。

  二十七岁的母亲远嫁他乡,并未因此而减少操劳。我在母亲肚子里7个月的时候,她仍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去生产队上班,被迎面驶来的车碰撞,母亲倒在地上,流了很多血。后来,母亲说我命大,没有因此而流产。

  我出生在隆冬时节的哈尔滨,正月里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夜晚。两位姐姐一个6岁,一个4岁,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去找村里的接生婆,并不严实的棉鞋里灌满了雪。接生婆来了,望着头顶能够看得见天的屋顶大洞飘落的雪花,和躺在烧的滚热土炕上的母亲,几十分钟后,我来到了这个世界。

  从小没有享过一天福的母亲,勤俭质朴,身体康健,几十年吃苦耐劳所锻造出的顽强,早已经融进了血液,并传给了我。她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母亲希望我读书识字,通情达理。设若没有这样一位母亲,我的人生必定会大大打折。

  母亲任劳任怨,但家里却一直贫困。在我四岁的时候,父亲把家里攒了近十年准备盖房的所有积蓄借给了他的亲哥哥----我的大伯。大伯是个好吃懒做、坑蒙拐骗的人,他的妻子因此扔下两个孩子和别人私奔。他自己也因此成了流浪汉,后来久病成疾,在55岁时患癌症死了。这笔钱他到死也没有还上一分。母亲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跟邻居借钱供我们上学。母亲并没有因此责怪父亲,依然默默地辛勤劳作,只为了能够把日子过好,让三个孩子都成为有尊严的、堂堂正正的人。当父亲因为钱被骗光整日酗酒的时候,当邻居在大年夜里堵在家里讨要欠款的时候,她把(委)屈的泪水擦干,用坚强的臂膀撑起这一整个家,用加倍的辛勤劳作来还上欠款。她时时告诉我:人可以穷,但是不能没有骨气,因为这是做人起吗的尊严。做人要正直要守承诺,不能坑蒙拐骗,不要贪图别人的小便宜,一粒米一分钱都要靠自己的劳动来挣。母亲不是老师,但是她给我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她是我人生的大学里最好的老师。

  母亲热爱生活,能够苦中作乐,这种精神影响我的一生。小时候生活清贫,日常的劳作中,我总愿意跟在母亲的后面,听她嘴里一直哼哼的二人转、江南小调。从这些歌曲中我能听到的都是生活的甜美和富足,对美好生活坚定不移的追求和信念。母亲给牛喂草、喂猪、搅拌饲料、锄牛粪、养鸡、打扫院子、种地、种花种菜......我一刻不离地跟在后面,也想帮帮忙。帮不上忙,就学着母亲的样子,也哼唱几声小曲给母亲听,她干活虽然辛苦,但是听着听着就笑了。母亲的笑容总是印在我的心里,那是一种面对生活艰难不屈不挠的笑,是一种乐观向上坚强刚毅的笑。长大了,不管走到哪里,遇到挫折遇到困难,母亲哼哼的小曲总是时不时在耳边响起,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远离家乡。在乐观面前,困难是不堪一击。

  母亲爱干净,为人利索。在我的记忆力,她没有一刻停歇,总有忙不完的活计。她热爱养花,家里的一块小菜园,总有一块地种上五颜六色的花,到了春天,姹紫嫣红都开遍,这是对美最朴素的追求。家里人的衣服尽管有大大小小缝缝补补的痕迹,可是都干净整洁,都得益于她那一双不肯稍作休息的勤劳的手。她时常说,未出嫁时,村里的人都夸她的手长得小巧、白嫩,可是几十年的辛勤劳作已经让这双细滑白嫩的手布满老茧。一年到头,连除夕的晚上也不肯休息,除牛粪、抬牛尿、赶马车、备饲料......命运像是在开玩笑,为了儿女为了家庭,如此爱干净爱整洁的她却跟最肮脏的牛粪牛尿打了一辈子交道。

  自我出生,全家一直以养奶牛为生。那时村里的牧民都很贫穷,奶牛吃的草料都不便宜,再加上层层盘剥,一斤牛奶给到农户手里的钱只有几毛。这还好,如果赶上验奶的化验员心情不好,说牛奶变质,一桶几十斤的牛奶就只能倒掉。为了维持生计,除了养牛,家里还要上山割草。父亲送奶回来要去放牛,上山割草这种男人的活计,就落在了母亲和二姐的肩上。这种草叫做“扇房草”,长在松花江环绕的一座叫做“套子里”的江心小岛上,既可做家里奶牛的饲料,还可以用来铺在东北农村传统的草房房顶。割好的扇房草要先捆扎起来,然后从草甸子运到江畔,再把一捆捆草垛在船上,划船运到松花江对岸,再用马车拉回家里垛成巨大的草垛,等着收草商人上门,到了秋天,一捆草可以卖两毛钱,整个夏天的收获大概可以卖上两三千块钱。东北的酷暑天气一点也不逊色南方,盛夏的草场,密不透风,蚊子成群,密密麻麻的直往人脸上撞,割草的时候,整个人除了一直在动的双手,其他的部位都要严密包裹起来,汗水沁透了衣服也只能混杂着凌晨打湿衣服的露水,一起等待早晨的太阳晒干。为了能够赶在酷暑里正午的太阳之前多割一些草,整个夏天母亲和二姐都是凌晨一两点钟起床,她们来到松花江畔,需要乘坐同村村民的小木船赶到“套子里”。这种类似独木舟的小木船最多可以同时乘坐10个人,但是村民们为了多割一些草,都想乘坐早一点的小木船过江割草。实际上,这些船往往都是超载地坐了十二三个人。

  我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七月的早晨,风很大,我二伯家的哥哥来到我家,跟父亲说“三叔,我三婶和我妹妹是不是坐船去套子里割草了?”父亲回答说是,哥哥说“那你快点去江边看看吧,她俩都不会游泳,有一个船坐了十四个人,还没到江中心就被风吹翻了,淹死了很多人!”这个时候正值暑假,我正去放牛,父亲要去奶站送奶,大姐正赶上人生第一次大考---中考,对于很多农村的女孩来说,能够通过中考考取中专的卫生学校,毕业以后做护士,这是她们毕生的梦想,也是很多家庭承载的全部希望!大姐父亲和我都无法接受这样突如其来的噩耗,大姐准备放弃当天的考试,父亲脸色灰白倚在门框上,我整个人也像一具雕塑一样僵在原地。为了让大姐实现“护士”梦,十二岁的二姐就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和母亲父亲一起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不论发生什么,大姐的考试都不能放弃,父亲冷静下来劝大姐一定要去考试,他去江边,我去放牛。当时还不满10岁的我,第一次尝到亲人离去的滋味,在忐忑之中还抱有希望,因为不知道母亲和二姐是否在那条船上。一整天,我都站在松花江畔的悬崖上,望着江对岸有没有母亲和二姐的身影,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飞到了江对岸,看个究竟。我不断胡思乱想:如果母亲和二姐都溺水离去了,这样的结局算不算是逃离痛苦生活的一种幸运?江畔强劲的风混着黄沙吹到我的眼里,模糊了江对岸的视线。黄昏时分,我放牛回家,远远地看着母亲站在门口等我,我顾不上赶牛,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向母亲,紧紧抱住母亲,嚎啕大哭。这种对于亲人失而复得的经历,深深地在我心里烙下印记。后来我知道,母亲已经坐上那只船,但是因为已经坐了十四个人,二姐已经坐不下了,于是就劝母亲下船乘坐下一班。我为此终身感激我的二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