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公父子一起要我 我成了父子6人的老婆
“阿港,你亲妈永远是你亲妈,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阿港是个苦孩子出身。
从记事起,阿港就知道家里穷。华家是个大家族,曾经很是兴旺过,但后来的几代主人不务正业,昏聩无能,逐渐家道中落,饱受外族欺负。到阿港小时候,家里已经是破败不堪、风雨飘摇了。
但在这穷困之中,阿港倒真没吃过多少苦。他在家族中年纪小,身材瘦弱,偏又长得好看,伶牙俐齿,因此颇得家族长辈的怜爱,就算家里再揭不开锅,也不曾少了阿港的一顿饭吃。阿港淘气,不爱读书,只喜欢在大街上晃悠,结交一些三教九流,跟着他们搞来一些南北东西的杂货,再倒卖到东西南北,赚一点儿碎银子。家族里的长辈不但不以为忤,还觉得这孩子头脑灵活,将来定会有出息。
有一天,在那些三教九流当中出现了几个新面孔,他们自称是来自大洋那边的大家族。他们远道而来,可不是满足于赚一些碎银子,而是看上了这里肥沃的土地,和华家那偌大的基业。
很快,这几个来自大洋彼岸的大家族人,向羸弱的华家亮出了屠刀。他们烧杀抢掠,恨不能把华家割成数块,再一口吞下去。可华家多少年的基业,也不是几个刚兴起的家族就能轻易撼动的,华家的众多子弟里,也颇有几个能血性十足地抗争。几番对抗下来,几大外来家族开始调整战略:既然大树难以撼动,不如先摘几个好摘的瓜再说。
阿港和他家的宅子,就这样被几个家族里最强悍的英家,给盯上了。
这一天,阿港在大街上玩够了回家,隔老远就听到了老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原来,英家刚刚带着抢炮来到华家,几声恐吓,一张契约,这座宅子连同阿港,就被一起卖给了英家。
阿港的家人都被赶走,英家人搬了进来。留下来的阿港从此成了英家的养子,名字也从华港改为了英港。
阿港一开始也很难过,他天天想妈妈,想亲人,可毕竟年纪小,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阿港逐渐淡忘了这些痛苦。再说他依然能住在自己的屋子里,跟着英家人过日子,吃的喝的也比以前要好得多,即使不读书也没人会管教他,而且英家人好像并不喜欢让阿港读太多书,懂太多道理。
唯一让阿港有些不忿的,是他感觉英家人并没有真的拿他当自己人。英家的主人英大爷也根本没拿他当养子,更多的像是拿他当仆人。
随着阿港一天天长大,英大爷开始让他干更多的活,对他也更加严苛,阿港稍有不满,就会招来一顿鞭子。阿港不是没想过反抗,但想到离了英家和这座宅子,自己将会过得更惨,就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即使在家里受羞辱,可阿港觉得有了英家的保护,自己走在大街上是没人敢欺负的,还可以欺负比他更穷的人,这感觉着实也不错。
阿港聪明,也能吃苦,长大后越发显现出精明的头脑,各种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了很多的钱,英大爷也从阿港这里拿走了很多的钱,他看阿港的眼神总算有了些笑意,尽管这笑意之中还是常常流露出一丝轻蔑。
但阿港越来越不在乎这些,他觉得当初被留给英家实在是因祸得福。他也听说华家换了新的当家人,新当家整顿家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但比起阿港现在的生活还是差了好远。阿港越来越不想回以前那个家了,他觉得即使被英家当仆人,只要生活好,就挺好。
这一天,阴雨连绵,英大爷突然把阿港叫过来,说:
“我要走了,回我的老家。这座宅子和你,还是回华家。”
“为什么!?”
“因为当年那份契约是有期限的,现在到期了,我不得不按照约定来,把宅子和你还回去。”英大爷说。
“大爷,可我跟您生活已经习惯了!您就算不按约定来,华家能怎样?”阿港比英大爷还要急。
英大爷长叹一口气:“今时不如往日,华家,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华家了。”
他又意味深长地瞥了阿港一眼,说:
“不过你可以放心,我跟华家说好了,就算回去以后,你还可以过现在的生活,想干什么干什么,不必按华家的规矩来。你只要对外承认是华家的人就行,至于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自己知道就好。”
阿港热泪盈眶,他激动地说:
“英大爷,您对我真是太好了!”
阿港想上去抱一抱英大爷,英大爷则轻轻拍了拍阿港的肩膀。这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对阿港如此亲切。
“好好干,你只要记着我对你的好,你就永远是英家的人。”说完,英大爷带着行李卷和其他的家人,转过身低头离去。
从此后,阿港又回到了华家,英港又叫回了华港。华家人对阿港的回家表现得相当激动,老母亲和新的当家人,还有诸多叔伯兄弟、大哥大姐都握着阿港的手,欢欣喜悦,难过流泪,感慨这个历经磨难的家族终于开始走向兴盛和团圆。
阿港的心里也是暖暖的,毕竟能回到自己亲人的怀抱,这感觉还是很好的。可阿港又打心里瞧不起家族里这些人,他觉得他们都太土、太穷,不懂礼节,没有自己见识多,实在不愿和他们多打交道。好在华家人信守承诺,真的允许阿港继续住在他自己的宅子里,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伸手向阿港讨要一分钱,还向阿港家送去各种生活必须,这才让阿港安下心来。
阿港从此成了自家宅子的主人,一切都是他自己说了算。他娶了妻,生了子,家里逐渐人丁兴旺起来。阿港开始觉得自己辛苦了这么多年,如今无拘无束,也该歇歇了,这样的舒服日子,过一天是一天。
可很快,阿港就觉得不那么舒服了。因为以前那些做得很好的生意,逐渐不再那么好赚,一些新兴的生意机会,却屡屡被别人占了先机。最无法接受的是,这些占了先机的人,正是阿港那些华家的穷亲戚。
这些穷亲戚的日子越来越好过,钱包越来越鼓,气色也越来越红润。他们还经常到阿港家来串门,每次出手给孩子和家人赏钱,都是非常大方。阿港的脸上一开始还努力保持着礼节的笑容,但心里却越来越不是滋味儿。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