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湿热花径舌尖探进,不要舔了我还在做饭呢。不得不说,老黄家传的金疮药粉效果很好。
只见躺在床上的王钱氏虽然脸色苍白,血色全无,可是她的精神看上去十分健康,不像昨天下午被抬回来的时候,看上去那么吓人。
“老婶子,你好点没有啊!”看见王钱氏已经从昏迷中苏醒过来,老黄上前一脸关心问道。
“没事,没事了……”看见老黄出现,王钱氏双眼通红,眼里满是感激朝他道:“好人呐!要不是有仁你出现的话,婶子这条小命早就没了,你是我们王家的大恩人啊!”
王钱氏说完,就想起来给老黄磕头,把他弄得哭笑不得,赶紧把王钱氏按住。
“婶子,您是我的长辈,救您是我应该做的,再说医者父母心,我们做医生怎么会见死不救呢!”
这时候,一旁的张翠芬也赶紧过来劝说王钱氏,让她小心身体,不要乱动。
在两人的安慰下,王钱氏终于还是听从他们的话,躺在床上休息。
老黄打量了一下主屋的家具摆设,面上沉吟了一下之后,朝王钱氏道:“婶子,我看不如让翠芬去我的诊所上班,一个月给她三千多多块的工资,不知道到她愿不愿意呢!”
“上班?”王钱氏听见这话面上一怔,顿时有些不敢相信望着老黄道:“有仁啊,你没有开玩笑吧,你那个小诊所不用招人吧!”
就是一旁的张翠芬听见这话,是面上一呆,嘴里也忍不住喃喃自语道:“而且我什么都不懂,去诊所上班,能做什么呢!”
要知道老黄现在可是十里八乡最有名的土豪,大家都知道他是大医院出来的,光是这个诊所就花了好几十万块钱呢,而且他医术高超。
周围十里八乡的乡民们,有什么头疼脑热,都会去他的诊所看病。
可以说,要是老黄在年轻十岁,恐怕十里八乡的媒婆都要踩破黄家门槛了。
现在老黄花钱请张翠芬去诊所上班,这是她根本想都没有想的事情。
“我怎么会是开玩笑呢!我那真的要招人了。”看见张翠芬和王钱氏不相信的表情,老黄解释道:“我那诊所二楼,有几间病房,平日有人输液什么的需要人打扫,而且翠芬过去的话,可以帮忙做饭什么的,吃住都由我负责。”
听见他的话,王钱氏想了想,朝老黄道:“要是你不嫌弃翠芬笨手笨脚的话,就让她去吧!”
“可是婆婆,要是我走了谁来照顾你呢!”张翠芬听见老黄的邀请,本来心里就想去。
主要是一个月三千块钱,包吃包住,这些都是干净钱,一年下来,她就能存到几万块钱,送孩子上学读书。
王桂年纪也不小了,要不是家里没钱,早就送他上小学了。
而且这就份工作,随便哪一个人来做都可以,而老黄之所以让张翠芬去诊所帮忙,也是可怜王家的家庭环境。
对于这一点,不止张翠芬知道,就是躺在床上的王钱氏也心知肚明。
“我你就不用担心,过几天我让你小姨来照顾我几天,你安心去有仁那里上班吧!”对于她的担心,王钱氏面上笑了笑,开口说道。
“那好吧!”既然自己的婆婆都这么说了,张翠芬只得答应下来。
而听见张翠芬答应下来,一旁的老黄笑得更加灿烂了。
答应了就好,这样两人才能有更多的接触机会。
“婶子您就放心好了,我肯定不会让翠芬受半点(委)屈的,现在王桂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让他跟我们一起在诊所吃饭,反正不过是多做一个人的饭而已。”
“这怎么行呢!”王钱氏听见老黄如此客气,顿时忍不住动容起来道。
“没事,我有钱!”老黄一脸潇洒摆手道。
王桂就是她们的命根子,只要抓住这一点,不怕她们不上钩。
要想获得一个女人的芳心,就要抓住她的弱点,现在老黄给了张翠芬一份稳定工作,还对她儿子照顾有佳,她心里难道还不感动吗?
到时候只要他主动一点,张翠芬一定会把身心都交给他的,到时候就是老黄收获胜利果实的日子。
王钱氏和张翠芬听见老黄的话,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王钱氏拉着老黄的右手,一脸感激亲切朝他保证道:“等婶子腿好了,一定帮你说一门满意的亲事,让你明年就抱上儿子。”
“那就多谢婶子了。”老黄闻言,顿时也跟着大笑起来。
不过在他心里却暗暗得意,我看上你媳妇了,你愿意割爱吗?
对老黄来说,张翠芬的确是一个贤惠老婆的对象,毕竟王家这么困难,她都肯留下来,这样的人品是值得肯定的。
娶妻求贤,再说他张翠芬身材相貌,哪一点都不差,做自己老婆真是赚到了。
老黄把一切都安排好之后,就离开了王家。
从王家出来之后,老黄就看见孔大胆提着一个公文包,似乎要出远门。
“老孔,你这是干什么去?”老黄看见孔大胆神色匆忙的模样,顿时忍不住把他拦住了,开口问道。
“原来是老黄啊!”孔大胆看见有人拦住自己的去路,抬起头一看,顿时忍不住关心问道:“王钱氏的情况怎么样了。”
“没事!在床上休息几个月就行了。”老黄听到他询问王钱氏的情况,摆手一脸不以为意道:“对了,你这么着急干什么呢!”
孔大胆听见,王钱氏没事,顿时紧张的心忍不住放松下来。
正策上面,关于意外死亡的人数限制可是有指标的,要是死的人太多,他这个村长也不好朝上面交代。
“还不是县里突然打电话让我去县里一趟,说是让去县正府谈谈怎么修路的事情。”孔大胆提到这,也忍不住一副疼痛的表情道。
他们这条通往大山外面的路实在是太烂了,一到下雨天到处都是大泥坑。
平日乡民们没事都不想去县城,实在是身体扛不住路上的颠簸啊!
“这是好事啊!”老黄身为村里的人,对于这条通往县城的泥路早就有意见了。
可惜他又不是什么公务员,也懒得操心,现在听说上面要修路,他心里顿时也很高兴。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