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别想了,既然没有发生,说明上帝还是庇佑着您和公爵的。”艾比安慰她说道。
南希点点头,有一搭没一搭地把手边的东西放进盒子里。
老仆人叫住她:“夫人,让我们来吧,您先去休息。”
篇二:用你的嘴伺候我 女仆跪下张嘴含着它 含着不准吐出来
坐在从福州去厦门的动车上,车窗外的风景在翁丰的眼里只是某段文思的灵感,他不时在手机备忘录里敲下一些字眼。作为一个茶业公司的文案,他首先是一个写手,但他也只是一个从大学毕业没多久,阅历浅的普通文案。
厦门的电子商务日新月异,茶业这个中国古老的行业面临线上线下的双重考验。也即是说实体店与电子商务并行,是每家茶企的共同选择,不然就意味着淘汰。
翁丰24岁,“24岁”这是作为电子商务文案的基本要求,年轻!
翁丰入职的是一家运营七年的茶业公司。公司老总是茶农出生,还是个退伍的兵哥,叫做苏魁。
苏魁本是穷二代,祖上三代茶农,根正苗绿。37岁的苏魁靠自己打拼挣下这份家业。
翁丰刚入职不久,就写了一份爆文,公司在淘宝的旗舰店,点击率直线上升。运营总监曾全武对这个毛头小伙子,另眼相看。还开玩笑说,要把公司最美的茶艺师介绍给他。
在翁丰写下这份爆文没多久,公司的副总苏魁的弟弟苏钺就约谈他。
公司的待客厅十分雅致,红木桌椅,还摆着一尊金色的弥勒像。
苏钺亲自给翁丰倒茶,翁丰连连道谢。
茶是武夷山的正山小种。
苏钺说:“武夷山的桐木关,是福建茶人的骄傲。不过,我们是茶都安溪人,西坪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就是靠西坪的铁观音发家的。小翁啊,你去过安溪吗?”
翁丰说:“去过,去那看了看茶山,还偶遇了寺庙。”
苏钺说:“寺庙,看样子,你是一个懂茶道的人啊。”
翁丰说:“苏总过奖了,我只是个把茶当水喝的人啊。”
苏钺说:“看过你的文案,对儒释道倒是颇有见地啊。”
翁丰说:“不过看过一些经典,记得其中的一些字句。”
苏钺说:“这个物欲横流,日新月异的时代,你不多表现自己,很容易被埋没的。”
翁丰说:“我想苏总有慧眼,要的是能做事的人吧,不是夸夸其谈的人吧。我说得多好,都不如做得好吧。”
苏钺笑说:“也对,也对。”
翁丰说:“苏总约我有重要的事要说吗?”
苏钺说:“你入职不久,觉得我们天魁茶业怎么样?”
翁丰说:“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很珍惜,公司里的人待我很好。”
苏钺说:“我在外筹备天钺茶业,你有没有兴趣?”
翁丰笑说:“天魁茶业录用我,我在天魁茶业做得还不够呢!”
苏钺说:“你多想想吧。我会重用你的。薪资不是问题。”
翁丰笑说:“多谢苏总美意,我还不想离开这里。”
苏钺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还有事,你继续工作吧。”
翁丰也把杯中的茶水喝完,道了声谢,就离开了。
“小翁,今天下午,我们烧烤哦。”运营总监曾全武说。
“在哪里烧烤呀?”翁丰问。
“就在公司的园子——兰香庭。”曾全武说。
下午,公司的男女老少齐聚兰香庭,庭院一时间热闹起来,喷香的烧烤让人兴奋。
翁丰和公司的几个男生聊了起来。
这时,茶艺师王雨辰端来一盘茶。
大家伙各自从盘上取下茶杯,喝起茶来。
曾全武说:“记得我刚来那会儿,公司聚餐,老总都是跟我一桌吃喝,玩得可嗨了。如今又了家庭孩子,东奔西走,各种应酬,将我们都冷落了。”
王雨辰说:“副总倒是很热心,这些炭焙铁观音都是他珍藏多年的。怕我们吃烧烤上火,特地要我泡好给大家喝。”
美工设计师游艺说:“现在公司到底谁说的算啊。”
曾全武说:“家族企业,苏家人说得算。”
王雨辰说:“唉,都说家和万事兴。公司近来不大景气,副总和总裁似乎有些矛盾。”
曾全武往周围看了看,说:“嘘,人家的家事,我们打工的还是不要乱说的好。”
翁丰喝着茶,听到了曾全武和王雨辰的对话。
兰香庭并未种植兰花,兰香实际是铁观音的香味。天魁茶业的老总苏魁是泉州安溪人,安溪最出名的就是铁观音。苏魁就是靠在淘宝网上销售安溪的铁观音起家的。
经过几年的经营,苏魁从拥有安溪西坪的茶山发展到拥有武夷山的茶山。一个退伍军人,在商海沉浮,名闻利养之间变化很大。翁丰工作两个月后,才第一次见到了总裁苏魁。
苏魁一见面便寒暄道:“真是相见恨晚啊!”
翁丰说:“苏总,我看到每家茶企都有自己的茶文化,如仁华茶业以儒茶标榜自己。天马茶业则主推贡茶,走皇家的路。廉府茶业则把儒释道都纳入企业文化,成就很大,是福建茶业的龙头。苏总你信奉什么呢?”
苏魁说:“我是一个茶农,只知道把茶用心做好,人人想喝。并没想标榜什么茶道,这就是我所信奉的茶道。”
翁丰说:“老总,茶艺师如果只是靠天生丽质是不够的啊。”
苏魁笑说:“你是说茶不能光光好喝,我倒想听听你说说茶道。”
翁丰说:“老总,茶企的文化是靠日积月累的,不能嫁接,要自己生根发芽。”
苏魁说:“那你看到我们阔司生根发芽了吗?”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