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长途汽车上和8人做,刀疤脸长途汽车上的,长途客车上的罪恶!记忆中的第一次远行是跟着父亲去做生意。
父亲是做水果批发生意的,跟古时的盐商茶商类似,常年在外。
在我幼时的记忆中,大年三十的团圆饭正常是没有父亲的。
因为年关期间,水果零售价格高,挣得自然也就更多,所以父亲总是会选择在这期间漂泊在外,为的也仅仅是多赚那么一点,让家里的生活更好一点。
直到多年以后,同样迈入社会,同样面对生活,我才渐渐开始理解父亲。
世上有种爱叫做,我在为你以后的生活打拼
幼时的我,曾无数次怨恨过父亲的远去;学生时代的我,也曾不止一次的嫌弃父亲的唠叨。
长大后才知道,那些回忆的珍贵。
那一年,我13岁,六年级。
在跟父亲多次沟通之后,父亲才勉强答应,这次带着我一起去收货。
地点是湖北宜昌。
第一次远行,能看出母亲的不舍与担心,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一刻终是切身体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出差变成了家常便饭,但再难有第一次出远门那般感受。
曾经多少次在书本上、古诗词里读到的离家哀愁,但是到了我这儿,仿佛并不适用。可能是因为父亲在我身旁,带给我的安全感。
交通工具是长途客车
第一次出远门,父亲怕我累着,选择的是价格较贵的长途客车。而据我所知,父亲之前去,一般都只是选择大巴而已。
旅途中最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前提是——你在旅途中。
我相信父亲多年来的外出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遇到好玩的人或事,甚至是美景。但是这么多年,无数次听父亲回忆起的,更多的却是一些诈骗勒索的实例,为的只是让我引起警觉。
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发现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广阔。也第一次体会到父亲的不易。长途客车坐到宜昌车站,只是个开始,然后还得坐大巴车到县里再转车到镇上,再步行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
晕车、水土不服、辣的吃不下、腌制肉吃不惯、山上被褥潮湿睡不着……我甚至记不清楚那一次的远行一共出现了多少问题。
然而父亲却是常年都在忍受着这些。
成年人的世界果然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篇二:长途汽车上和8人做 刀疤脸长途汽车上的 长途客车上的罪恶
我在微信上问大巴车的联系人滔,下午的车多少钱,他要了我的位置让一个司机联系我,司机说来接我,预计要在一点半到达。此时是上午十点多,而过了十几分钟,司机说先来接我。我的包已经装好,随时准备出发。表弟下班回来,把他刚买的锅和菜刀放好,像要做一顿大餐那样谋划着。
天阴沉着,雨停了。一辆红色的十二座车停在路边,刚熄火。我向司机招招手,打开车门进去。我问司机:“票价多少钱?”他回答:车票因为是五一涨二十到一百五元,车上还有另一个乘客。
我预计从青浦到发车点最慢也就一个半小时。而车子又接了三个人,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两个半小时我们还在路上。最后一个是女生,行李箱在过道不停地随车停下而向后跑动,可是我越来越坐不住,带来的面包吃了点,没胃口。
拐进一条路,大巴车停在路边,车子下面的斗敞开行李放在里面,车停在昆山某个地点,一些卖菜摊的后面,附近是一些工厂。
大巴车旁跑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红衣小伙子来。他拿了一个本子,写上票价,问每个人哪里上的车,根据路程决定收不等的票价,大部分是150或者170元,填好后撕下来一张红色的票,叮嘱拿好票。
等着其他人买的差不多了,我问了我的联系人滔怎么不在,而且上车的位置不在以前的饭馆门口了,他说:滔在老家,最近查得严,换地方了。我掏出手机,红衣男子给我免去了接车的二十元,他撕下票说:“都是熟人。”
上车,在第三排过道旁一个座位上坐下。这里是上海到濮阳的长途大巴王国,发车点是昆山的某个偏僻不屑一顾的地方,下午三点十几分,王国的臣民坐正后,几个年轻小伙子被安排司机后面的位置“睡觉去”——这是治理王国最有效的方式,王国巡回之旅摇摇晃晃地出发了。
长途客车配有两名司机师傅,俨然是王国的正副国王,乘客是臣民,而方向盘就是王拳,通常是一位掌握王拳,另一位边休息的时候发送指令。
车发出没多久,一个女性在手机里无奈地和家人说:“回家了,买的客车票,身份证丢了,不能坐高铁。”
副国王从车窗扔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是惨不忍睹的液体,有位女生忍住呕吐要站在窗口透气,她晕车难受得几乎蹲在门口,肩膀抖着,呕吐起来,空气中传来一些味道,谁也帮不了她。
一个在汽车玻璃厂上班的工人,说起自己上班请假的经过,因为领导是老乡,而他坚持要请九天的假,他得到了。然后和邻座激动地谈论工厂的老板曹德旺如何有钱,如何上电视演讲、老家的某个大人物等事情,听起来像是自己也很光荣。
自苏州到无锡,21:07分,我迷迷糊糊的醒来。前座一个男生在无锡的一个服务区跑下去方便了一下。当时王国稍作停顿,并未驻扎,目的是接收九个人,副国王不停车的理由是:“厕所排队的人都到门口了!你看看外边多少车。”
看着休息点远离,没有人反对。座位下的马扎发挥出了安邦定国的作用,安顿好身体,国土被有效利用,王国的车厢变得拥堵。
夜里,一百公里左右的路程,车子行驶了五六个小时,一路上车子像蚂蚁一样爬行,前面的车排着长队,路堵得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不禁让人烦躁。
国王曾经空调打开了,后面的人又要求把空调关闭,部分臣民感觉冷。而另外有些说热,副国王不得不回应:“你俩开会商议一下,开还是不开。一个说热,这温度都二十七度了。冷的,多穿衣服,找东西盖上。有人说冷,有人说热,这个不能全都满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