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为送念珠再访麦寮
今年七月间,熊炬明居士来虎尾,教莲友们唱佛赞,在一次闲谈中,煮云法师又提到朱秀华借尸还魂事件,熊居士也感到很有兴趣,再加上我曾答应,送给朱居士念珠,所以我决定趁此机会送念珠去,也可以顺便陪熊居士到麦寮玩玩。
熊居士曾经在金门居住过一段时间,所以对金门的一切都非常熟悉,一路上,熊居士告诉我有关金门的许多事情,譬如:金门的建筑物,农作物以及风俗民情等等,这都是我和朱秀华见面时谈话的资料。
那天天气不佳,车行中一路都是下着蒙蒙细雨,我很担心雨会下得很大,没想到车到麦寮时,雨竟停了,我不禁在心中默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六)金门往事仍能记忆
因为下雨,朱秀华没有下田,当我知道她在家时,心中像放下了一块大石。或许因为我带了几个人一起来,朱秀华犹豫了许久才出来,不过,这一次她显得有些勉强。
我先把带来的念珠送给她,然后,我们不着边际的闲聊了一下,有了上次的经验,我不愿意直截了当的提出我的问题,所以我一直是绕着圈子说话,我们先谈到信佛的事。
朱秀华说:“我自小就信佛,而且一直是茹素的,现在不管工作多忙,我早晚都要拜佛,我知道,佛说的话一点都不错,一个人要做好事,绝不要做坏事,做坏事绝对不会得到好报!”远在上次来时,我早就听到朱秀华的邻居说她每天拜佛拜得很勤,我想这是她今天能够重来人间的原因吧!我趁机问她:“您说您小时候就信佛,金门有没有佛堂?”
她思索了一下说:“我不知道,不过我们家里供观音佛祖,我只是在家里拜拜,我们一家人都是拜佛的。”
我说:“您现在还会记得金门的事吗﹖”
她叹息了一声说:“唉!记是记得,可是事情已经过去了,还谈它做什么呢﹖”
“如果现在有人要帮您找您的父母,您愿意吗﹖”我问她。
“当然,我是高兴的,可是谁愿意帮我找,就算找到了,恐怕他们也不会认得我了。”她苦笑着继续说:“我现在的身体并不是我离开金门时的身体了。”说到这里,我看见她紧抿着嘴,眼圈有些红了,可是她尽力的克制,不让眼泪在客人面前掉下来。
我指了一下坐在旁边的熊居士说:“这位先生在金门住了很久,他也是信佛的,他知道金门的许多事,而且他现在还有许多朋友在金门,如果您愿意,他可以帮您打听。”
她的眼圈又红了,低着头许久,为了打破沉寂,我笑着告诉她:“如果找到了您的父母,您就可以回金门去和他们见面了,如果回去,您还会认识吗﹖”
“当然认得!如果可以回去,我倒想让您陪着我去金门一次,您敢去吗﹖”她彷佛回到了金门,眼睛亮了起来,说完这句话,她直盯着我,等着我回答。
“当然,如果能去,我是想到金门去走走的,能陪着您去,这就更好了。”说到这里,我就要求她告诉我们她离苦开金门的经过。
(七)缕缕叙述蒙尘经过
“事情发生的那一年,是民国几年我不知道,那一年我是十八岁,因为那时有人谣言驻在金门的军队要撤退,所以有许多老百姓都乘着渔船逃难,我也带了东西跟别人上船一起逃难。”我问她:“你的父母没有一起来吗﹖”
她摇了头说:“喔!没有,那时大家都很慌乱,我们家是做生意的,我们没有渔船,我走时是附搭别人的渔船走的,我和爸爸他们分开了,我也没料到我们一分开就再也不能见面了。”她有些黯然,但仍继续着她的叙述:“我们逃难那天,共(军)匪的炮轰得很厉害,我被炮风所伤,可是仍然勉强上船,船到大海中我们也不知该向何处,大家平时都在近海抓鱼,所以出了海就迷失方向。后来,我们任海水漂流,在海中有许多人受不了饥饿死了。我在海中也很痛苦,我也不知道经过多少日子,船漂流在海岛边,别的船只也漂了来,许多有力气的人都弃船游上了岸,我还是昏昏沉沉的在近海漂浮。后来有渔船来了,有人发现了我,就把船靠近,他们把我弄醒了,我才知道这里是台湾的台西乡,他们问明我在海上漂流的原因,我老老实实告诉他们,后来…”说到这里,她的眼眶出现了两颗晶莹的泪珠,但她很迅速的把它擦掉了。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