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资讯

袁隆平团队迪拜种水稻成功 世界粮食安全再添中国贡献

时间:2018-06-07 16:36:07  来源:  作者:

 5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就完成了这项试验--沙漠里种水稻,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

在凤凰网《舍得智慧讲堂》节目中,袁隆平表示"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这两个梦想能够多养活5亿人,但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袁隆平希望自己能够趁着身体硬朗,不断研究,实现梦想,向谠的百岁生日献礼。 

这位在人类反饥饿史上写下光辉一页的科学家,仍在一步步兑现着自己的梦想。

沙漠种植水稻成功是中国海水稻技术的关键

今年1月,袁隆平所带领的海水稻团队选取几十个杂交水稻材料,在迪拜近郊沙漠进行小范围种植,对其抗旱性、抗碱性和抗倒伏性等性状进行测试。经过5个月生长,首批水稻已近成熟。5月26日,在来自印度、埃及、阿联酋等国专家的参与下,该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地区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其中一个材料产量超过亩产500公斤,两个材料产量超过400公斤,在沙漠里种植水稻初获成功。迪拜将于6月下旬组.织正式收割测产,根据测产结果,将从试种水稻中选取优势水稻材料,研发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杂交水稻品种。

据了解,沙漠种植水稻成功是中国海水稻技术的关键。迪拜沙漠昼夜温差达30度,湿度极低并常有沙尘暴,这就为海水稻的种植设下了苛刻的条件。沙漠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海水层极浅。这种情况下能种植水稻成功,对于海水稻技术能否成功十分关键。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左二)在示范田查看超级杂交水稻郝群英摄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