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学家的研究,孩子是可以不出现叛逆期的,中国的专制教育可能引发叛逆期。
在我们的生活中,与人聊天的话题有很多,其中有相当的部分是以孩子为话题的,围绕孩子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叛逆问题了。在中国这个问题显得尤其严重,这与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在我们的历史中,对于教育的重视是很早就有的,当时这种教育带有浓重的专制特色,不允许孩子忤逆父母。在现代,即使社会文明了,但是这样的情况还是有很多,父母想控制孩子,但是孩子想要自由,因此形成父母与孩子的对立,在父母看来,孩子就是叛逆的。
什么是鱼缸法则?
在美国一家国际公司的总部,进门处放置着一个巨大的鱼缸,里面有几十条鱼,然而这些鱼的体型在两年之内没有多少变化。
有一天,公司董事长的儿子来公司玩,不小心把鱼缸打破了,那些鱼只能被放置到外面的喷泉中,两个月之后,那些鱼的体型由原来的三寸変成了一尺。
这个事例体现了鱼缸法则。鱼儿在限制自由的鱼缸中没有长大,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才能够成长。这个法则对于对于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启发。
很多父母选择限制孩子而不是放手让孩子去发挥,最后导致孩子的成长出现各种问题。
孩子成长需要空间
1.孩子需要培养自理能力。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什么事情都给孩子包办了,孩子就失去动手的机会与空间。父母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为孩子考虑到,当孩子与父母分离之后,再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被社会淘汰。
2.孩子需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性。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体现。在孩子小的时候,这种意识是无法体现的,会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在孩子的身上体现,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的时候没有给孩子机会发展自己的独立性的话,会使得孩子今后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到影响。
3.孩子需要学习与认知的空间。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会过度大的干扰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这使得孩子无法直接在生活中积累经验。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的经验孩子也适用,但是就是是真理,它也有适用的局限性,因此,要给孩子时间与空间来使他们自己成长。
想搞定叛逆孩子,家长要明白,家庭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方法。
一、叛逆行为是由逆反心理引起的。
啥叫逆反心理?人们为了维护自尊,在言行态度上故意违逆对方要求的的心理状态,叛逆行为是由这种心理状态引发的。
二、哪些消极行为容易引发孩子叛逆?
吼叫、嘲笑、讽刺挖苦、打骂、忽视、唠叨、说教、羞辱、刺激挑衅、撒谎、威胁、贬低、否定孩子的感受、不切实际的期望、对孩子没耐心。
三、解决孩子叛逆问题的10个步骤。
第一步:通过积极行为和孩子建立情感链接。
包括: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消极行为、杜绝负面评价。
第二步:关照好自己。
疏解压力、锻炼身体、寻找乐趣。
第三步:理解孩子,倾听是镭键。
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就不需要采取过激的行为引起父母的注意了。
第四步:爱和认同能帮助孩子提高情商。
情商包括:①自我意识的确立②情绪管理能力③自我激励能力④适度共情能力⑤处理关系的能力。
第五步:千万别掉进误解孩子的9大陷阱。
陷阱1:过高期待
陷阱2:对偶发的不良行为上纲上线
陷阱3:指责孩子的“孩子气”
陷阱4:期待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
陷阱5:让孩子自己扛起因缺少经验导致的失误
陷阱6:责备和批评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意义
陷阱7:回避爱意表达
陷阱8:忘记了以身作则的积极影响
陷阱9:只关注外在行为,无视孩子内心的积极情感(爱和善良)
第六步:改变心态,学会温和、冷静和坚决的和孩子相处。
孩子的对抗心理来源于自我保护,其根源在于对挑战、挫折、误解的不安和恐惧。
第七步:帮助孩子建立合理表达意愿的方式
1、鼓励甚至奖励叛逆孩子的积极行为。
2、停止关注消极行为。
3、表达符合孩子能力的期望。
第八步:通过有意义的“后果法”引入规则意识
自然后果能帮助孩子吸取教训,比如午饭没好好吃,晚饭之前就得忍受饥饿。
逻辑后果能帮助孩子学会对行为负责,比如约定好放学后先写作业后玩游戏,破坏了约定,孩子就得承受第2天游戏时间缩减一半的惩罚。
第九步:尊重孩子,不拿孩子和同伴作比较。
第十步:增加和孩子的愉快相处时光。
为人父母是一门学起来并不轻松的功课,父母对孩子寄予期望,同样孩子对父母也会有所期待,孩子从叛逆到合作考验父母的”学习力“,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叛逆,父母认识到自身的不完美,勇于突破自己的陈旧教育思想,假以时日,改善亲子关系、改变孩子成长状态都会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