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被评为香港十大演艺名人之一,他一生参演了许多电影,尽管都是配角,但他却仍然用自己鲜明独特的性格特点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角色,让我们不由自主的记住了他,他就是李名炀。
李名炀出生在一个战乱年代,从小生活条件很差,不过他学习能力很强,只领取了几次教会派发的救济粮之后就可以和教会里面的外国人用英语做简单的交流,于是被送去教会的学校读书。在教会学校毕业的时候,李名炀已经可以用英语无障碍的和任何人交流了。
由于从小便接受过西方的教育并且会说流利的英文,李名炀顺利的进入了著名的贵族学府圣约翰大学学习,后留校任职。在李名炀在圣约翰大学就读期间,著名学者林语堂和建筑大师贝聿铭都是他的校友。自此,年少的李名炀开始孤身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的上海滩闯荡。
1949年的时候李名炀搭乘最后一班上海驶往香港的轮船南下,之后便在香港定居。李名炀在香港租住的第一间房子的上一任房客是著名的柳亚子先生,在大时代的风云之下,李名炀和很多大人物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来到香港之后李名炀利用他在上海的积蓄创办了“李氏公仔”品牌,他所生产的中国元素的娃娃很快就成为了最为畅销的产品,在李嘉诚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李名炀就已经身家数万,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大商人。
不过此时的李名炀却拥有了别样的辉煌,他开始频繁的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亮相,也因此成为了香港演艺圈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晚年的李名炀,因为一名摄影师无意拍到他微笑的照片,成为香港的微笑的明星片,开始被导演注意,进入演艺圈,而此时的李名炀已经75岁。他先后凭借电影《诱僧》和《笼民》两次获得金马奖,但他都拒绝领奖,因为拍戏只是他的热爱,并不是追求。
李名炀出演《笑林小子》的时候已经很老了,但是在剧组依然兢兢业业,要知道,李名炀从来没受过正式的电影专业训练,算是半路出家的“电影人”,长得也不是现在很多人喜欢的小鲜肉或者硬汉,就是一个普通的隔壁家的老爷爷,但是他的演技似乎是天生的,很多角色信手拈来。
看过《新乌龙院》的观众都记得李名炀在剧中尽管已经上了年纪,但是其无厘头的程度一点也不输给吴孟达释小龙与郝邵文。这一位看起来童心不泯,嬉笑玩闹的老爷子的人生可以一点都不简单。
古装电影《诱僧》和陈冲配戏,剧中饰演通达方丈。情感剧《归土》应该是香港电影为数不多反映陕北生活的电影,剧中李名炀饰演陕北老汉,秀秀的爷爷。
他曾以80岁高龄,两次收获台湾金马最佳男配角大奖,却因不以拍电影为追求,不去领奖,一个不追求名利的萌和尚实在是让人佩服,生活中善良简朴,苦日子好日子都经历了,自己攒下的钱全拿去给越南难民营里的人们,为世界奉献着自己的爱。
李名炀没人送
李名炀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千辛,跌宕起伏,小时候家境贫寒,但是凭借着自己的语言天赋,李名炀得到了教会中外国人的赏识,送他去教会免费读书。后来说得一口流利英语的李名炀也结交了不少拳贵,他自己还当过英语老师。但是李名炀却从上海跑到香港发展自己的事业,创办了自己的玩具公司。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