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全面恢复通关以来,港澳与内地“双向奔赴”日趋热络。中秋国庆假期里,“北上南下”人群交织,人流、资金流、物流等数据再创新高,叠加前海、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加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正展现加速融合新景象。

10月6日,旅客从深圳湾口岸入境。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双向奔赴”带动湾区消费热
在中秋国庆叠加的“超级黄金周”,深港之间的各个口岸,北上的香港市民和南下的内地旅客“擦肩而过”,口岸出入境客流屡创新高,“双向奔赴”带动大湾区新一波探亲、旅游、购物热。
“我和一家人准备花3天到深圳和广东其他城市。”香港市民陈先生早早在社交媒体上查询“北上攻略”,他发现身边到处是像他一样的香港市民。
双节期间,深圳优惠活动、文旅项目、高端展会接连不断,随处可见港人身影。深圳市商务局数据显示,双节期间,深圳市重点监测的商圈客流总量同比增长122%,销售额同比增长19.8%。
香港入境事务处数据统计,长假期间经由陆、水路口岸出境的香港居民约为165.26万人次。以香港超700万的常住人口数计算,约有1/5的港人北上过双节。
今年国庆,阔别5年的香港烟花汇演回归,维多利亚阔园的中秋彩灯会、大坑舞火龙等大型活动纷纷上演,吸引大批内地游客。“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乘坐往来于中环商业区与太平山之间的山顶缆车工作人员说,内地游客的数量远超预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