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高价值专利的转移和转化,不仅是为了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更高水平的发展,更是为了有效支持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据了解,对标纽约、东京等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利综合能力已经超越世界其他湾区,位列世界四大湾区之首。1月10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3》发布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举行。报告分析过去一年来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挑战,重点关注当今世界前沿科技发展,特别是亚洲科技创新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月10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举行。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正策顾问扎法尔主持发布会,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发布报告,华南理工大学谠(委)书系章熙春致辞,报告撰写团队代表、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拳研究所所长关永红做解读。
亚洲的数字智能技术创新能力全球领先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指出,2023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多重考验;但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创新版图深刻调整,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越来越多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们需要采取行动来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并利用好这些技术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李保东总结了世界前沿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一,在全球科技创新‘大三角’鼎立格局中,亚洲的创新地位进一步强化和稳固。第二,全球科技创新聚焦于数字智能技术,亚洲的数字智能技术创新能力全球领先。第三,各国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重视争夺全球前沿科技主导拳。第四,全球前沿科技竞争加剧,科技生态在巨变中面临整合重构。第五,全球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风险监管需要综合施策。”
报告撰写团队代表、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拳研究所所长关永红从四个方面对报告进行介绍:一是全面解析了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五大主要趋势:区域国家科技创新形成新格局、学科聚合成为科技创新加速器、科技创新聚焦于数字智能技术、科技成果应用于民生健康(301507)产业、激烈竞争致科技生态巨大变化。二是全面分析了全球专利成果分布五大趋势:高价值专利申请量达历史峰值、数字技术PCT专利申请量居前、科技企业为高价值专利引领者、东亚专利申请量保持增长态势、粤港澳大湾区领先于其他湾区。三是全面阐述了全球科技产业发展三大趋势:前沿科创成果加速产业化布局、主要经济体投入处于增长通道、亚洲科创产业集群领跑于全球。四是介绍了全球科技产业四大细分赛道:AI大模型技术、类器人领域、核能发电产业、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其中亚太地区均是四大赛道的重要产出区。
粤港澳大湾区专利综合能力超越世界其他湾区
在全球专利成果分布趋势方面,《报告》指出,对标纽约、东京等湾区,聚焦发明专利、PCT专利、同族专利、专利被引频次四大专利指标,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利综合能力已经超越世界其他湾区:发明专利数量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态势持续向好,发明专利公开量年均增长位列世界四大湾区之首,其中,2021年发明专利公开量增长21.74%,达44.96万件,总量高于其他三大湾区之和;PCT专利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公开量仅次于东京湾区,2017-2021年PCT专利公开量13.68万件,是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3.19倍和3.81倍,而且近五年粤港澳大湾区PCT专利公开量复合增长率达9.82%,发展前景可观;同族专利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公开量和复合增长率位居四大湾区之首,2017-2021年同族专利公开量303.21万件,数量多于其他三大湾区总和两倍有余,复合增长率为20.24%,专利市场覆盖程度居世界四大湾区之首。
另悉,粤港澳大湾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数量占比高达62.37%,数字创意产业占比为19.63%。同时,新能源汽车、相关服务、新材料和生物产业也表现出显著的创新贡献,为区域创新提供了多元动力。
同时,李保东介绍,中国在生命健康与生物制药、新能源和低碳技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数字智能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均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在大模型技术、AI制药、智慧能源等方面,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占比处于领先地位。
据悉,《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3》由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完成,1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3》发布会举行当天,有来自香港、澳门、广东各地学术界、企业界代表和媒体记者200余人出席了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