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松,是《水浒传》里的重要人物,原籍在清河县,在家排行老二,也叫武二郎。自小习武,武艺高强,性格行侠仗义。他曾经在景阳冈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此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
武松长相,仪表堂堂,身材魁梧,眼射寒星,有万夫难敌的威风,他在去孟州的途中,与孙二娘、张青夫妇结成好友,为报恩罪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后聚义梁山,,排位十四,号天伤星,职务为步军头领。
武松,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武功高强,性格刚毅耿直。“武松打虎”的故事可见其勇猛,“血溅鸳鸯楼”的事迹可见他有仇必报的性格。《水浒传》中的武松是在最后征讨方腊的战争中,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了一条臂膀。后武松拒绝跟随军队回京,在六和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最后以享年八十善终。
而真实历史上有没有武松呢?有!而且武松还真的是宋江的部下。
宋江起义是北宋时期的一次著名农民起义,根据元朝的《大宋宣和遗事》记载,武松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另有一本《宋江三十六人赞》也写道:“行者武松: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可见,武松应该是宋江手下的一员猛将。但宋江起义是以失败告终的,被宋朝军队包围,走投无路之下,被迫接受朝廷的招安。有史书提及,宋江部被收编后,被派去征讨方腊起义军,但其后关于宋江及其部下的记载寥寥无几。但出身起义军,投降后又被编入军队,下场可想而知。所以武松可能就是在战场上战死的。

但关于武松的原型,还有一处记载。杭州的地方志《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记载了杭州有一名叫武松的提辖,本是江湖上一卖艺人,杭州知府高拳见他武艺高强,遂邀请他当都头,后升为提辖。其后,杭州知府因得罪拳贵被罢人,武松也失去了提辖的职位。继任杭州知府的蔡鋆是当朝大干臣蔡京的儿子,上任之后剥削百姓、虐正肆意,人称“蔡虎”。武松决心要为民除害,拿刀暗杀蔡鋆。蔡鋆死后,武松被捉拿下狱,惨死狱中。杭州百姓感其义举,为他修建了墓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这或许也是《水浒传》中武松的原型,因为他们都是那么勇敢、正义和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