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自身来说,日本本土手机不符合消费者的审美。他们的产品基本都是例分强调了耐用性,比如三防功能,尤其是防水,主流款式几乎各个防水…虽然从耐用的角度上来说强调三防无可非议,但是要是强调三防功能,手机本身的设计就要做出很大调整,比如边框内部更多橡胶垫圈防止进水,屏幕也不主动采用更新的曲面屏全面屏,而是更经典成熟的普通屏,这样更加抗摔,但是这样一来,手机会变得笨重,和其他国家手机产生很大差距,不受注重使用感的消费者欢迎。
日系手机一直发展不起来确实令人感到费解,明明手握众多的“黑科技”,国内也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但为什么就发展不起来呢?在中国市场,日系手机唯一剩下的“独苗”就只有索尼了,而且还被苹果、三星压着打,基本上没有什么销量,全靠粉丝的信仰支撑。
那么为什么日系手机发展不起来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很好的运用那些“黑科技”。以索尼为例,智能手机只是索尼集团下的一个很小的部门,除此之外还有游戏、相机、彩电等等。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相互之间似乎并没有实现技术共享。我们都知道索尼的相机做得非常好,全世界大部分手机所用的摄像头和传感器也都是索尼制造的。但是索尼手机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一优势,搭载相同摄像头的索尼手机和苹果、三星相比,拍照效果总是要更差一些。
同样的,智能手机早就实现触屏了,Xperiaxzpremium甚至使用了4K级别的液晶屏。但是索尼的高端相机一直不支持触控功能。明明是自己的东西,结果别人玩的更溜。
另外,索尼手机的一些“黑科技”往往并没有用在用户需要“痛点”上,简而言之就是“点错了科技树”。比如说此前提到的4K分辨率液晶屏,其实目前的1080P屏幕已经很清晰了,肉眼甚至分辨不出1080P和2K分辨率之间的区别。索尼手机贸然使用4K的超清屏幕,并没有明显的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反而带来了续航方面的问题。导致索尼不得不限制只有在看超清图片、视频和拍摄4K视频的时候才会使用4K分辨率,其余时间依然是1080P。这就让这块充满“黑科技”的4K屏幕显得有些鸡肋了。
这些“黑科技”虽然不实用,但也占用了大量的研发资金和生产成本,导致索尼手机的价格一直很高,又没有三星、苹果那样软硬件方面的亮点,愿意买的人自然就很少。
系统也是日系手机的短板。依然以索尼为例,Xperia系列的外观工艺都是业内顶尖的,而且基本上都支持三防。不过索尼手机的系统实在不敢恭维,本地化更是一塌糊涂。不说小米、华为,就连同样是外企的三星都比不过。不过这也是日本的互联网环境所决定的,日本并没有足够的IT人才,企业文化也偏向保守,无法打造出像微信、支付宝这样的优秀移动APP。另外日本的游戏行业虽然非常发达,但游戏开发商为了保证主机平台的利益,不愿意涉足手游行业。即使是索尼自己也没有发布一款手机游戏,反倒是任天堂将《精灵宝可梦》和《马里奥》带到了移动平台,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所以说日系手机的没落是和日本手机厂商复杂的企业文化,以及保守的设计理念有很大关联。在技术环境日新月异的智能手机市场,日系手机无法跟上其它厂商的快节奏,于是就慢慢落在了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