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猛的如同张辽,甘宁,这里面就提到他的武器楇,
小说也是根据历史改编的,更何况《残唐五代史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楇”字这个兵器,虽然历史上也有其他武将使用未见记录在历代古兵图谱,疑为“挝”之笔误。
这次就好好讲讲“挝”这个兵器。
"挝"与“抓”同音,从这“抓”这个字大概就能想象出来这个兵器的模样。
挝这种武器,或者说是某一类武器的统称——大凡“具有人手或兽爪形象“的武器,都可以称之为”挝“。一般分为长,短,软兵器三种。
常见的挝造型是一只拿着笔的手,手成握拳状握着一支铁笔。
在有些变化型中,食指和中指会成剑指并拢伸直,形状相当特殊。
李存孝用的应该就是长版的剑指形状的挝。
由于这特殊复杂的造型,使用起来方式也很多:
剑指的部分能够发挥抢类戮兵的效果,铁笔的两头则类似画戟的小枝,可挡,可砍,可撩,可刺,而握笔的拳头部分还能够充当锤头作为钝器使用,可以说是相当多功能的兵器,无论攻防都能够发挥效果。
除了造型奇特功能多以外,这挝的分量也是相当的重,对武将体力要求也很高,所以想用好这个兵器也不容易,但一旦能够用好这个兵器,那就是相当的厉害。
另外一种兵器说李存孝用的槊是禹王槊,这种槊的造型也比较奇特,跟挝很像,在以前的连环画里可以看到。
基本形状是一根铁棒的前面铸有一只手,二指前伸或拿着一枝尖端向前的笔的叫做“指”,五指伸开的叫做“掌”,紧握拳头的叫做“拳”,拳头中横握一根双头铁钉的叫做“横”。
连在一起取其谐音就叫“执掌拳衡”,以显示为民除害的大禹的神圣。这一听就是杜撰。
而且看这两种武器的造型特别像,功能也几乎一样,容易让人混淆,以为这个槊就是挝。
个人以为李存孝应该是用的挝,用的另外一种武器是槊,但不是上面说的禹王槊。
这李存孝一手持挝,一手持槊,哪怕是只持一种武器,都够厉害的,怪不得他天下无敌。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