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胡适简介 胡适为什么不肯留大陆

时间:2018-07-17 15:08:46  来源:  作者:

  胡适简介

  胡适(1891—1962),汉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昵称穈儿,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1919年被选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接办《每周评论》。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1924年创办《现代评论》,1932年创办《独立评论》。1945年3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1949年1月,被聘为总统府资正。曾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对于胡适我们都不陌生,胡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对于这场运动胡适做了很多,也让世人对于胡适有了不同的看法,胡适的一生对于自由是最崇尚的,他也向往自由的生活,同时他也在努力争取自由,可是他的做法却让大家表示不认同,下面我们看看胡适为什么不留在大陆而选择台湾?

  对胡适的评价

  胡适在我国来说是一位仁者,他不喜欢暴力解决问题,喜欢用文明的方式来解决。在对待自己的学生或者其他学者的时候,胡适表现的都非常的大度。胡适也非常的有大爱,甚至为了给其他学者留出国留学的位置,让自己的儿子留在了国内,他的这一做法让很多人都觉得感动,后来国内很多人都对胡适产生了意见,可是胡适并没有焦躁,而且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可见,胡适的气度也是非常大的。

  胡适也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在胡适提出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他对日本和美国的判断都非常的准确。对于很多事情的判断,胡适都能做出很正确的对应,所以胡适是非常聪明的。

  对于胡适的学问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学者。胡适在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而胡适也不负自己母亲的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让自己成长,在去美国留学期间,胡适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在回到国内之后就在北大任教,他的学生也非常的多。

  虽然胡适最终没能坚持从事文学,而是成为了一个正治家,但是对于他的学问,大家还是非常认同的。即使胡适没有写过有名的书,或者没在学问方面作出更大的成就,但是对于他的文学上的智慧,大家还是认同的。

  胡适一生都崇尚自由,反对专制独裁,即使他想批评,他的方式也是比较柔和,不会尖锐言论。而胡适时期的社会正是毛、蒋打仗时期。与胡适友好的几个文人当时都用文字操笔上阵,执笔写批判文章。记者访问在美国的胡适,问他对批判怎么看,当时胡适就回答说,他提倡自己,反对独裁,他对于中国共产谠那种做法不能赞同,所以不会跟他们一样用批判性文字去攻击。

  有一次他跟友人一起闲聊时说道,在蒋和毛这两边选择时,他说选择蒋,因为毛喜欢打仗,虽然蒋也并不是他心中的好领导,但他没有毛那么无情。从这可以看出胡适是真的不喜欢战争,他喜欢的更是一种平静、自由时代。

  胡适对当人没有任何兴趣,他只想做一个中立者。从胡适的任何作为和语言中,我们可以知道胡适他更贪恋自由自在的空气和宽松的正治环境。胡适概括了自由主义的四个基本定义:自由、民主、容忍与和平。胡适不喜欢这种环境,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作为杜威的学生,尝试到了英美经验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的浸透,但这些正好跟当时的大陆是水火不相容的。所以这些就是胡适为什么不留大陆的原因。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