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物美超市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营零售企业,比黄光裕的国美电器在港上市早了一年。张文中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做零售连锁,没有任何从业经验,物美的起步,也并非十分顺利,特别是要考虑如何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知识也可以转化为企亿陨长的动力,张文中是学管理的,本身也是研究管理领域,于是,他在物美创建了一整套适合商超的新型管理体系,而且别具特色。比如,物美的三重盘点制度、综合巡检制度,另外还有晨会、店长周例会、包括极具特色的办公会等。到2006年,在连锁超市领域辛勤耕耘的张文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已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
物美超市
张文中在美国的博士后导师拉尔森教授,也是一个风险投资者,张文中也循其之道,成为当时民企现代流通业中最活跃的“买买买”。自2004年起,物美通过托管、收购、重组等方式,收购了北京惠新大卖场、北京超市发、京北大世界、天津大荣等商业企业或者零售网点。
并购是当时民营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占据市场份额、以及与竞争对手博弈的重要企业战略,事实上,不光是物美的张文中,国美电器的黄光裕也是采用这一策略。2005年,当时的黄光裕一举拿下东北的黑天鹅、华南的易好家、华中的武汉中商,2006年,国美电器又收购了陈晓的“中国永乐”。国美是家电连锁,物美是商超连锁,并购重组是连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之路,更使得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黄光裕也好,张文中也如此,其并购的目的无非是要避免遍地开店的高成本,提高行业集中度,以较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规模,作为获取更大利润的有效手段。当时,黄光裕在并购狂潮时说:“一有机会就出击。有些人创业的时候可能为了挣钱,有些人可能是为了做一番事业,然后呢,要做到尽可能做大,一有机会绝对要出击,我属于这一种。我并不是说挣了钱,完了有个名,赶紧带老婆孩子享福去,完了看着钱别丢了,我可能不是这种人。”
冤案从天而降,物美也受到重创,出狱后的张文中,依然高举并购大旗、“涛声依旧”。道理很简单,以并购促集中度,是连锁商超一条生存之道。2014年,物美收购了百安居。如今的物美旗下,拥有美廉美超市、新华百货、浙江供销、百安居、奥士凯物美、崇菜物美、圣熙八号、京北大世界、浙江供销等多个知名品牌,年销售额500余亿元,资产500余亿元,员工10万余名。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