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的重要性是为了预防骨质疏松,50岁以上人群女性1/2、男性1/4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会导致臀部骨折和脊椎骨狼折,是老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所以对于骨密度而言,要尽早努力,否则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们的骨量在30岁会达到峰值,之后再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这一峰值,只能达到延缓骨质流失速度的功效,所以不要在上了年纪后才想起来要补钙、预防骨质疏松症,而是在是青少年时期就开始!
那如果已经晚了的话,亡羊补牢也是必要的,尽管效果有限!
1.摄入足量的高钙食品,如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绿叶蔬菜、芝麻酱等。
中老年人应该每天摄入250~500毫升牛奶、酸奶或相当质量的奶制品,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选择酸奶,血脂高的选择低脂或脱脂奶,奶粉也是较为方便的选择!
蔬菜各方面首推深绿色蔬菜:菠菜、油菜、茼蒿、空心菜(蕹菜)、小白菜等。
但要注意神马骨头汤、虾皮并不是好的选择,前者因为根本没多少钙质,倒有不少脂肪,后者则是钠盐含量过高,通过它补钙会不利于血压控制!
2.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都不可少。
你也许不知道:骨骼也具有“用进废退”的特性,经常的运动刺激会不断的提醒机体:骨骼要足够坚固才能承受这些体力活动!于是机体会通过多方面的调节来达到:增加骨合成、减少骨吸收的效果。
而缺乏运动则不会给机体这样的机会,反而会暗示:骨量太多没有用,溶出一些骨钙给身体其他部分也未尝不可!所以,骨的生成会减少吗,而骨吸收则会增加,这样骨密度就会降低,甚至出现了骨质疏松症!
说说钙剂:
很多人一说起补钙,首先想到的是钙片或者维生素D,没错它们是含钙高,或者能够促进钙吸收。
但最近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在西方国家人群,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并不能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其原因就在于:当你饮食中钙质较为充足时,额外补钙不仅没用,还可能徒增其他风险,比如:结石和高钙血症!
但我国饮食模式与西方国家不同:钙含量很低,甚至只有人家钙摄入量的一半!所以我们不能完全摒弃钙剂和VD,但要正确认知它们:它们非正常食物,只是营养补充剂,是否具有实际作用,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所以不要把它们当成预防骨质疏松的救命稻草!
而骨质疏松症一旦确诊,应该到大医院的内分泌科进行正规治疗!
妄想通过任何保健品逆转疾病都只是徒劳!
最有效的补钙方法还是:饮食补充!
在饮食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适量摄入钙剂和VD;
钙剂不要选择剂量过大的产品,一般建议每片100毫克~300毫克的产品较为合适;
不要与高钙食品(奶制品等)同时食用,会互相抑制吸收,降低整体吸收率;
将钙剂碾碎放入粥里或其他食物中,与餐食一同摄入会提高钙质吸收率;
维生素C及酸性食物可以促进钙质吸收,如酸味水果、调味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