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古代弓箭的射程。列举几个国外几个射远的记载吧!
根据记载,著名的英格兰长弓射程最大可达400吗(约360米),长弓手主要作战距离为200吗左右,这也是对长弓手射箭准确度要求的合格线。
在英法百年战争里的克雷西会战中,英格兰长弓手是在150吗的距离上,射跨了法军的热那亚十字弩手。历史记载是,“遮天蔽日的豪雨从天国骤降而至,方才还晴朗的天空,一瞬间便被阴影遮蔽”。
而著名的土耳其弓更拥有着弓箭的射远记录,使用轻箭的土耳其弓有一票可以证实的800多米的最远射程记录。不过其实战弓的最大射程在400米左右,有效杀伤距离是从165米到250米。
至于中国弓箭,我列举下出土的汉代简牍的记载:
力五石二十九斤射百八十步
力四石四十二斤射百八十五步
射百一十六步
力四石射二百
射百五十步
五石具弩射百二十步
三石具弩射百二十步
步一般是一个成年男子两跨步的距离,即“两跨为一步”。汉代规定一步为六尺,换算成现代单位大约为1.4米左右。由此可见,一石和两石的普通弩有效射程在150米左右;三石到六石的强弩有效射程在170米到270米之间;弩炮甚至能达到四百步,也就是560米。
国内有弓箭爱好者用仿制出土战国楚式28寸单体竹弓做射远测试:弓力35磅,打21.5克(350格令,传统弓每一磅配9到12格令重的箭)的箭,连续多发,射程在160-200米之间,平均射程186米。
解决完射程的问题,就要说一下,能不能百步穿杨了。
百步也就是140米,要命中杨树叶大小的目标。2017年,韩国女选手张慧珍在墨西哥城,曾70米外三箭连中10X,也就是靶子的中心位置,大约是杨树叶的大小。由此判断,70米或更远一点的距离上,世界顶尖的射箭高手,是能命中杨树叶大小的目标的。(一般认为,男队的水平是高于女队的)但要更远,这个就跟几率和射手的状态有关了。应该说能命中,但命中率如何,不好说……
▲传统角拉的截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其材质。上面一层是牛筋,中间是竹,下面黑色的是牛角。这种复合结构应当是人类最古老的复合材料。
这个问题,其实得看怎么说。古人没见过这些玩意,见到了肯定觉得新奇。而且,现代竞技反曲弓和复合弓的科技含量,别说几百上千年前的古人了,就是放七八十年前也没技术仿制。
比如说复合弓,构造非常复杂,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完全是另一种兵器,与我们一般理解的弓有很大的区别。
有个英国制作传统英格兰长弓的匠人对复合弓的描述非常传神:我觉得它的造型更像自行车。
▲复合弓
复合弓的核心就是上下一对偏心轮,弦在轮子上绕来绕去缠着,乍一看还真像是链条连接着两个车轮。
简单点说,偏心轮就是利用了杠杆原理,让复合弓开弓后的拉力变化呈现一个诡异的现象:拉到大约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时,拉力为最大,之后拉力慢慢变小,拉满时的拉力会减少一半以上。
这种设计有很多好处,一是瞄准更加省力,二是弦推送箭的时候,力道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在磅数相同的情况下(复合弓的磅数通常指拉力最大时的磅数,而不是标准拉距或拉满时的磅数)复合弓的威力要比一般的弓大得多。
竞技反曲弓虽然依然是拉片的弹力转化为箭的动能,没复合弓那么弯弯绕。但是竞技反曲弓的精准度是惊人的。
就拿奥运会来说,奥运会步抢的比赛距离是七十米(奥运会步抢项目距离是五十米),靶纸直径为122厘米,排位赛射72箭,满分720分。目前世界纪录是700环,等于说在这个距离上百分百可以击中大一点的苹果。
▲最新射箭记录创造者,韩国选手金优镇
诚然,现代弓的科技含量比传统的单体弓、角拉高了不是一点半点。如果这些弓穿越回古代,那么一定会成为新朝的玩具。但是指望他们上战场,或许有点困难——先进不代表适合当时的战争。
▲其实这么多附件,在战场上的可靠性本身就值得怀疑
重量,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今天,美军总是嚷嚷着要装备减重,美军单兵电子设备、防弹衣、弹药、武器七七八八有将近六十斤重。然而,这个重量对古代的重装部队来说简直不是个事!明朝人就曾经记载当时边军骑兵的战斗负重(折算为今天的单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