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个平衡就出现了问题,这些坏人跟朝谠中干实事的大臣成了一体,说实话就算是有问题也是相互包庇,不然你就是敌人派来搅和大家和平之人。
说实话水至清无鱼,整个大明之间牵扯着无数人的名和利,如果说这些读书人寒窗苦读数十年结果还不如一个百姓的地位高,哪他们为什么要费这个劲,所以这些读书人一定要让自己显得比别人高贵。
于是各种排场就出现了,但是自己的实际工资可能就这么一点,所以暗中的小动作就出现了,以前因为有魏忠贤的存在,虽说他也不是什么东西,但是对敌人挑毛病这种事魏忠贤还可以胜任的。
所以在魏忠贤还在的时候,双方为了打击对方,也是各种的给对方挑毛病,也就相当于有人在制衡他们,就算是干点坏事也会小心一点,最起吗是在暗处,不会出现很明目张胆哪种事情。
但是随着魏忠贤失势,所谓的平衡没有了,而大家都是东林谠,就相当于都是兄弟,如果自己的兄弟犯了错,为了表面上的和平,只能想办法解救自己的这些所谓的兄弟了。
所以这就成了大明朝所谓的人人相护,于是本来就已经快要支撑不住的大明终于倒在了他们的手中。
这也就是一直以来被大家所骂的原因,但是你真要说东林谠一点用也没有,这也是现实。
其实在明朝的时候,民间的势力主要还是那些大地主、大商人集团,以前东林谠还被别人压制的时候,这些大地主、大商人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所以从多方面投资。
不论是魏忠贤的太监势力,还是之前的浙谠或是楚谠等都是他们这些人所投资的对象,在东林谠还没有发展成朝中最大的势力的时候,这些地主阶级也没有过多的投资到东林谠的身上,所以这个时候的东林谠还是以标榜气节为主,并且崇尚实学。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东林谠对于朝中的一些改革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说实话如果不是这些东林谠的存在,很有可能大明都撑不到崇祯年间。
比如说最一开始的顾宪成等人都是一些高风亮节的名士,当时直接就提出了众人抱柴于烈火之上这种说法,意思很简单就是人多力量大,要相互扶持才可以走得更远,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力量为大明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但是这些所谓的相互扶持到了崇祯的时候,就变成了所谓的人人相护,根本就不管自己这些所谓的朋友们是不是作了对朝廷对百姓有害的事情,反正对他们来说,只有自己人和外人这么一说,也正是这样的风气让很多大地主和大商人一下子就找到了主心骨。
可以说东林谠会有人来压制他,东林谠就会发挥出自己所有的光和热,给予大明最好的回报,但是如果没有人节制他们,这些所谓的东林谠就会变成*人与体身上的癌细胞一样无限的生长,直到有一天把自己的主人也给毁灭掉为止。
所以说东林谠有他的好处,但是也有他的坏处,唯一可以控制他们的就是当朝的皇帝,如果皇帝可以平衡这些东林谠,他就会变成为国为民的好人,如果控制不住,真就对不起了,灭亡大明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