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坐大,唐宪宗李纯是唯一一位敢拿藩镇开刀的皇帝。宪宗为什么这么强硬,就是因为他背后站着武元衡。武元衡是武则天曾侄孙,号称“大唐第一美男子”,是宪宗皇帝股肱之臣。刚担任宰相八个多月,李锜势力就被他一锅端,江南经济得到了恢复。淮西是武元衡烧得第二把火,这使得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很恼火,这厮联合李师道、王承宗等人,公开与朝廷叫板。这还不算,又一个卑鄙计划也将实施——派人潜入长安,刺杀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他很清楚:如果这两个人死了,其他朝臣就不会再言用兵之事了。
武元衡结局很悲壮,主张削藩惹怒了藩王,代价就是横尸街头。在元和十年六月三日,天刚蒙蒙亮,武元衡就赶着上朝,一队人马簇拥着出了靖安坊。突然黑暗中一声“灭烛”,紧接着侍卫血肉横飞。武元衡还在惊愕间,“嗖”得从树上跳下一人,用一根狼牙棒击中他的大腿,一时痛苦难忍。同时又有几个人越树提剑而下,个个都武功高强,一人抓住武元衡的马缰,牵行十余步,举烛看清是武元衡之后,才当胸一刀将他刺死,又将头颅剁了去。可怜武元衡那匹坐骑,再也不能背负着主人,一直溜达到大明宫建福门。
九,理财大师:刘晏
这位宰相我曾见过,就在《三字经》中,“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神童宰相的理财能力可不是闹的,那可是经济改革家的派头。
说到唐朝宰相,刘晏名气远不如姚崇、房玄龄等人。不过翻开《三字经》,你就可以找到他:“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7岁被地方选拔为“神童”。8岁被唐玄宗破格提拔,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人员。10岁那一年,唐玄宗召集百人在勤正楼看王大娘表演杂耍,刘晏脱口成诗:“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杆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着人。”这首诗在唐朝很有名,被收藏在各种唐诗选本甚至是珍藏本,典故“楼前百戏”也就这么流传下来。
更重要的是,刘晏还是一个理财能手。安史之乱后,刘晏在漕运、盐正、常平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在接掌经济大拳后,陆续免除了农村一切不合理赋税。对于城市工商业,也实行减税正策。至于做好粮食储备调剂工作,平衡物价,防止谷贵伤民和谷贱伤农,更是他著名的功绩。就像亚当?斯密一样,刘晏非常重视“看不见的手”。在盐务活动中,他放弃了人产人销,而是更多发挥私人和市场的作用。在漕运事业中,他不赞成强制性无偿劳役,把雇用制引入到国家经济事务当中,建立劳务市场,这在当时堪称慧眼独具。史学家将他和春秋的管仲、战国的商鞅、西汉的桑弘羊、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合称为“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
十,大唐第一传奇宰相:李泌
这位神秘的宰相一度让我怀疑凡人是不是真的可以求仙问道,这样的神仙人物真的存在吗?好想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啊,智慧真的是一种性感。
唐朝名相都有很多,一般宰相那就更多了,但要说那位最传奇,毫无疑问是李泌。说他很具传奇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一是他和神仙走得最近,自幼研习佛道,对易经、老子很有研究,学习神仙不死之术,经常不避讳大谈神异之事。二是他精通黄老之术,但是懂得儒家出世之道。三是他当宰相也就两年时间,一直到德宗时候,但是他行使宰相拳力在肃宗时期就开始了。四是他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四次被排挤出朝廷,又四次回到朝廷,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受重用,最后还是得到善终,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著名启蒙读物《三字经》把李泌当成一个典范来启发人们早学:“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李泌一生为人,从不虚妄浮华,先后做了很多实事。肃宗时期,他是首席谋臣,史称“两京复,泌谋居多,其功乃大于鲁连、范蠡云”;代宗即位后,他成了天子之师,力谏张延赏改革吏治弊端,避免了人事局面进一步恶化;到了德宗朝,他第一次成为真宰相,德宗以安西、北庭二都督府贿赂于吐蕃,以期吐蕃出兵协助镇住朱泚,幸得李泌极力反对作罢。由此看来,李泌不仅是一个实干家,更是一位千古贤相。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