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强悍的匈奴人是谁的后裔?有可能是夏朝人的后代吗?

时间:2020-07-30 17:33:37  来源:  作者:

  强悍的匈奴人是谁的后裔?有可能是夏朝人的后代吗?夏王朝,是我们从中学历史阶段就开始熟记的中国第一个古代王朝。它的存在,虽然依旧谜云重重(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很大程度上不被认为是一个存在过的王朝)。

  不过,《史记·匈奴列传》中的一段记载让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眼中,夏朝灭亡后,夏人并未消失,而是逃到了遥远的蒙古高原,形成了后来的匈奴部落,成为战国-秦汉时代的北方强敌。这种看似荒诞的说法似乎是无稽之谈,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么?

  01 夏桀何往?

  探寻夏王朝究竟去往何方,最后一位君王夏桀的去处明显十分重要。他作为夏族人的精神领袖,周围必然团聚了大量夏朝的移民。

  我们所熟悉的夏桀之结局, 古书多谓奔于南巢。《史记·夏本纪》之《正义》云: "庐州巢县是也。"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史记正义是一种以后推前的论述,也就是说因为唐代庐州有巣县这一个地名,才前推当年的南巣是此地,这明显存在重大疑点。因为夏桀败北之地是位于晋西南运城盆地的夏县,而巢湖一带则明显太过遥远。

  按照正常的逻辑,一个正拳部族沦亡之后最先想到的应该是自己的发祥地,比如满清贵族在辛亥革.命之际一度想要退往东北。因此,夏族人舍弃自己的山西一带的老家逃亡南方明显不合适。

  恰好,唐代地理图书的一条记载印证了我们的判断,《太平寰宇记》卷四三晋州襄陵县条有: "巢水源出县东南, 巢山在县北15 里"。这里的晋州襄陵县位于今天临汾市的襄汾县,与鸣条之战发生地同在晋西南,同属于汾水流域,在地理层面上更加符合夏桀战败后的逃亡选择。

  02 农牧分界线上的夏人

  《索隐》引 《括地谱》云:"夏桀无道, 汤放之鸣条, 三年而死, 其子獯粥, 妻桀之众妾, 避居北野, 中国谓之匈奴"。这一记载与我们上文所推测位于山西临汾的“巣”地方位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夏桀的后代獯粥以及丧国的夏人部落确实很可能向北,沿着汾河谷地一路北上,进入山西中北部地区。

  山西中北部地区在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农牧分界线上。根据拉铁摩尔的理论,游牧民族并不是最开始就出现的民族形态,而恰恰是脱胎于农牧分界线上边缘农业形态之中,亡国之后的夏人很明显符合这一特点。

  实际上,在商代,山西分布着许多如"土方"、"鬼方"等方国部落(这些部落处在农牧边界线上,不仅不是游牧民族,而且具有战车等定居民族的武器装备)。今日的学者胡厚宣考证,土即夏, 土方即夏人居处的地方。这就可以说明,到了公元前 15、14 世纪,夏在北方还是一个强大的方国, 与商人经常处于对抗之中,是一支分布在农业边缘的部族。

  商代早期的内蒙古南部、陕西北部的考古发现中,很多与二里头文化惊人相似的玉石、陶器大量出现。这说明夏王朝的文化随着夏人的北迁逐渐向蒙古高原的南部播撒,这也印证了我们对于夏文明北上的相关判断。

  商朝后期,夏人的后裔似乎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根据前文拉铁摩尔的理论,此时的夏族人很可能已经从农牧分界地带出发,向北方的蒙古高原迈进。这在考古学上也不缺乏证据,公元前13世纪开始,南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沿岸出现了一种青铜文化——卡拉苏克文化。

  苏联学者吉谢列夫认为,"卡拉苏克文化中,有东南方向中国北部居民带到叶尼塞河沿岸的器物" 。这种文化中不仅出现了夏王朝的典型圜底形陶器,还出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短剑和戈,甚至还有夏代典型的白玉环、典型中原式的带菱形铤的矛, "商式" 铜箭等事物。很明显,这种突然出现于南西伯利亚与蒙古高原的。

  除此之外,在后来我们对匈奴的记载中,匈奴人明显体现出包括龙之信仰、筑城习俗乃至于“五行”布阵的军事战法。这种种印记都表明匈奴人很可能与中原有着莫大的关系。

  早期的夏朝人经过了黄土高原、蒙古高原直至南西伯利亚的迁徙。到了公元前三世纪,他们又重新南下进入蒙古高原南部,遇到了熟悉又陌生的秦人、汉人。此时的匈奴人或许只是依稀记着他们曾经是这块土地的主人,是曾经的"夏人",无奈草原的磨砺已经让他们曾经的同胞将他们当作异族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