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书中写到:1895年的《马关条约》让清朝被迫割让了台湾给日本,而日本还试图用辽东交换海南。作为清朝在海外仅剩的岛屿,足以说明海南岛的重要性,而此岛如果能够成为法国人的势力范围则最好不过了。
可以说马杜勒提交的相关勘探结果让法国人再度认识到了海南的重要性,不仅英国和德国以及日本对此虎视眈眈,而且如果被其他列强所得到的也会对法国在法属印支的地位进行严重的挑衅,同时马杜勒还警告了法国当局:不要以为占领了一片土地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如果没有所行动,就会造成非常被动的局面。而对于法国非常有利的一点则是当时的清朝正府还未意识到在南海之地有如此重要的岛屿,或者说清朝即便意识到它的存在也无力对此进行保护。
同时,结合当时的结果,法国不应该认为英国和德国只专注于在中国北方的的利益,他们仍旧对南方虎视眈眈,同时如果美国基于对菲律宾的殖民地为跳板也想染指海南的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对于这个导读有最终的归属悬而未决,法国人显得很是在意。
虽然马杜勒的考察是出于对殖民地的占有目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的考察结果所涉及的专业和深度上在很多方面是超过我国当时的部分学者的。也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法国殖民者不仅认识到了海南岛的战略重要性也已经对海南岛的全面情况进行了清楚的认识。
3、甲午之后帝国主义的龌龊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彻底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甚至还有一种让人愤怒不已的强盗逻辑:如果有哪个列强没有在中国分到一杯羹,那这个列强可能就会大失颜面,在其他列强勉强抬不起头。在北洋水师惨败以后,削弱的大清王朝失去了最后一块遮羞布,而认识到自己没有一丝对抗资本的清朝,对于列强的索取也好像不再抵抗,俄国在满洲有了特拳,德国拥有了胶州湾,英国已经是珠三角的主人,并且也保持了上海的优势,而日本除了台湾以外还拥有了旅顺港,同时日本还要求在福建有一块土地最好在台湾对面。而法国也不甘落后,以同样的名义也要求清正府进行“补偿”。
在当时的清朝南部直到东南亚半岛的地区,英国和法国在这两个地区进行争夺的非常激烈,而英国则在势力上有一定的优势,为了在远东地区能够从战略和经济上孤立法国,将法属印支限制在缅甸到广东的英国势力范围以内,英国和清正府签订了《续议缅甸条约附款》。
在该协议的规定之下,广西的梧州府等将被设为通商口岸,轮船由香港至三水、梧州等地的航运将由海关进行斟酌,同时上下的客商将会按照长江停泊到岸的章程进行办理等等。虽然协议的主要内容看似和法国毫无关系,但能够看到的是清朝对于沿海城市的贸易将会起到进一步的开放,并形成了和英国的贸易的深度合作。这是因为广西西江全程流过和广法国控制下的越南和广西省,而中英贸易如果再度进行合作,就势必会打通其到广州和南海的全部运输路线,而这部分贸易原本是法国能够吸引到法属的印支的,而一旦该协议生效,将会给法国的远东殖民贸易带来打击。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