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云南都有哪些好吃的野生菌 云南十大野生菌图片

时间:2020-10-10 14:46:19  来源:  作者:

   刚好前几天盘点了一个系列,就是云南人最常吃的几种菌子,以及做法,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但不是本地人,千万别自己做!(回答非常长,建议先马互看)

  1、青头菌

  这是云南人吃的最多的菌子,比其他菌子吃着安全。和鸡枞一样,青头菌在伞盖还没有打开,也就是还是狼朵形状的时候,香气最浓,价格也比打开的要贵一些。当然这也纯是个人口味的问题,有的人就喜欢伞已经全撑开的青头菌,拿来熬汤吃。

  青头菌清洗方便,将伞柄粘连着泥土的部分用小刀刮掉,用买菌子时候搭着的瓜叶子或是丝瓜瓤擦洗干净就行,菌盖则要更温柔些的擦洗,也是例一两道水就干净了。

  伞柄如果太大,可以直接用手掰小,伞盖也用手掰,但不能掰太小,因为炒制过程中还会炒散一些,太浪费了。如果用刀切,也不能切太小,只要别弄太厚就行。太厚就不好熟,半生不熟的菌子会有毒素。

  大蒜切片、青椒切圈准备好,油锅烧热,倒上香油,开锅以后放上多多的大蒜炝锅,但不要炒焦,然后放上青椒,再快速放上青头菌拌炒。这时候不要急于放盐,要耐心的炒到青头菌本身的汁水出来,并且开始收浓的时候,再放盐巴,如果不打算煮汤吃,中途就不要加汤,纯凭青头菌的汁液咕噜熟,就是再鲜美也没有的一道菜了,拿肉都不换!

  这种原汁菌汤会让你觉得怎么吃都浪费,恨不能一勺汤汁能吃一碗米饭才对得起它的味道。

  让这种汤汁多的小秘诀不是加水,而是在洗好菌子之后,不要沥水太久,最好洗完以后,在筲箕里稍微放下,就下锅。

  加水烧汤的青头菌,既然要放水,就需要放更多的菌子,特别是伞盖,所以完全长开的大伞盖就派上用场了。

  做法一开始还是和清炒一个样,一定要放蒜,只是等到炒到出浓汁的时候,要加上凉白开,最好是1:1的比率或者更少,不要只有一锅底菌子而加了满满一锅水,那样味道就全没了。

  加水以后盖上锅盖煮开,然后转小火咕嘟咕嘟的慢慢熬(大火容易糊),越熬菌子里的香味就越到了汤里,差不多放盐巴,再煮一会儿,然后关火,焖一会儿,就可以上桌了。

  青头菌汤喝起来真像土鸡汤!

  二、见手青

  见手青是牛肝菌的一种,因为它非常容易“受伤”,只要一被碰到,被碰到的地方就会呈现青黑色,故而得名。刀切也一样会变色,就像苹果切开以后会慢慢氧化成黑色那样。

  见手青炒熟以后,黑黑的滑滑的,居然还能脆脆的,口感那是非常好,好吃到形容不出来的,一想到就要淌口水。

  家常吃一般切成薄片,越薄越好,多放油,和青椒大蒜一起炒。炒出来油汪汪的一碗,但不会太干,也不会太腻,菌子的柔软仍然好好的保存着,口感才好。

  这种菌子让人爱到骨头里,但也有点害怕,家里买回来吃,必须由老辈掌勺,因为不注意的话,吃过就会看到小人人转圈,更严重的就不必说了。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云南人吃菌子,除了鸡枞之外,大多都是当顿做当顿吃完,因为总传说第二顿回锅热的菌子就又会不安全了。油浸的除外,但也只是少数的几种菌子,并且还要看地方。量也要少,不能贪多。

  三、牛肝菌

  牛肝菌样子胖嘟嘟的,很实在,容易长得很大,三两只就能切出一盘菜来。

  口感脆脆的,吃起来像嚼菜茎一样,会听到响。

  牛肝菌是一类菌子的统称,有黄牛肝、黑牛肝,似乎还有白的,但有剧毒的也非常多。

  每年云南吃菌子中毒的新闻里,大多说的是牛肝菌,因为许多种类,捡菌人也难以区分。(配图的我表示也分不清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