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沈阳北陵地宫为什么不开放 沈阳北陵地宫有什么秘密

时间:2020-10-14 14:58:19  来源:  作者:

   沈阳北陵也就是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陵寝。要说里面有什么秘密,那就得说说非常著名的“昭陵十景”!

  古时候,文人都喜欢把一个地方名胜古迹概括成若干景观,每个景观用四字命名。清昭陵就有值得一看的十种景色,史称“昭陵十景”,下面我们看看这些带有传说性质的景色:

  1、隆山积雪

  隆山就是隆业山,山虽然不高,但是草木却很旺盛,北方冬季高寒,降雪较多,每逢冬至,隆业山白雪皑皑,宛如一条披麟挂甲的银龙。横卧在陵寝之后。

  2、宝鼎凝晖

  宝鼎高2丈,周围30丈,表面用石灰涂成灰白色。每当太阳西斜,阳光照射在宝鼎之上,使得宝鼎如同一面斜放的“镜子”,熠熠发光。

  3、山门灯火

  山门就是大红门,古时候,昭陵与沈阳古城之间因无高楼大厦阻挡,从陵前远望,盛京城城楼、宝塔、殿顶皆历历在目。特别是每年正月十五上元节夜晚,站在陵前山门处眺望夜色中的沈阳城,但见灯火点点,若隐若现。如今,随着高楼大厦的建起,此景再也无法看见了。

  4、柞林烟雨

  柞林在东红门外以北,相传,每逢夏季一阵大雨滂沱之后,天气骤然转晴,这时,柞林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有一种烟雾弥漫的景观。原因可能是柞林树木叶子比其他时节肥厚,易于吸收水分,阳光骤热,叶子含的水分瞬间蒸发所致。

  5、碑楼月光

  碑楼指的是神功圣德碑亭,相传,此楼顶上琉璃瓦成分特殊,夜间在月光的折射下可泛微光,特别是每逢十五的夜晚,天空浩瀚,明月皎洁之时,楼顶的折射光线越发鲜明。

  6、浑河潮流

  相传,浑河原先的渠道是在昭陵之前,有次昭陵大祭,正赶上河水泛滥,前来祭祖的人员全被隔在对岸,不能按时祭陵,人员因此受罚。因此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便将浑河改到沈阳城南,“浑河潮流”指河道改前的河水泛滥的场景。当然这个只是个传说。

  7、草甸莺鷤

  “鷤”就是杜鹃。草甸指的是陵后红墙以北的一片狂野。俗称“白草甸子”。

  8、城楼燕雀

  城楼指的是隆恩门的五凤楼,此楼地势高敞,是鸟类的栖息地,它们在上面筑有许多鸟巢,每逢黄昏,经过一天觅食的燕雀,从四面八方云集而归,围绕五凤楼上下翻飞,场面非常壮观!

  9、华表升仙

  指的是丁令威学仙得道化成白鹤飞回辽阳故乡的传说。

  10、龙头瀑布

  龙头指的是隆恩殿月台四角伸出的兽头,这些兽头实际上是排水口。每逢大雨,隆恩殿以及月台上的积水就从四角的龙头中如同瀑布一般喷射而出!

  关于北陵的的诸多传说里最核心的问题无非就是昭陵的核心部位—地宫,至于从古到今到底有没有人进过地宫、有没有被盗以及地宫的格局如何没有任何可以确定的史料可以证明。以下是以清东陵中的裕陵(乾隆皇帝)和普陀峪定东陵(慈禧太后)的地宫为参考,对昭陵地宫的一些猜想以及昭陵地宫的一些传说:

  清东陵和清西陵诸多帝陵地宫格局:

  清代皇陵的地宫距离地面比较浅。其中除道光帝的慕陵为四券二门外,其他8座皇陵地宫均为九券四门(即由9道券和四道石门组成)。九券从前到后依次为:隧道券、闪当券、罩门券、第一道门洞券、明堂券、第二道门洞券、穿堂券、第三道门洞券、金券。其中隧道券和闪当券为砖券,其它为石券,棺椁安放在金券内的棺床上,在棺床中央有一个直径十几厘米的垂直深孔,名叫“金井”,皇帝的棺椁压在金井上,所谓“金井御葬”是也。

  以下是几个传说:

  1、疑冢说(根据众多史料记载和清东陵、清西陵的考古发掘证明这点是不可能的)

  简而言之就是琅代某些王公贵族死后因害怕自己的墓葬被盗就设立“疑冢”以欺骗盗墓贼,如中原古墓十墓九盗,还有魏武帝曹操死后设立72疑冢说等等。因此有人说昭陵只是皇太极的衣冠冢,他的真身另在在一个隐秘的地方。

  2、伪满时期被盗(不可信,未发现有盗洞)

  传说伪满时期土匪头子崔二侉子盗了北陵,只是传说,从来没有史料证明。电视剧《国家宝藏之觐天宝匣》将昭陵地宫说的神乎其神,说地宫大量设置机关,什么“拼图机关”、“子午鸳鸯芯”、“弩箭”、“毒气”,然后又请所望开锁等等。但是根据已经进行考古发掘的裕陵、定东陵等清东陵和清西陵众多陵寝地宫以及明定陵地宫来看,以上说法纯属子虚乌有,所谓的地宫根本不存在毒气(沼气、二氧化碳等自然产生的不算)、机关等。地宫只是用石门来防盗,每个石门由一个自来石顶着,用拐钉钥匙就可轻易打开。

  3、地宫之门在大明楼前的石祭台下,那座重达数吨雕刻精美的大理石祭台,是用来镇住地宫门和隧道用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