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军事新闻

现在猪鬃还重要吗 为什么猪鬃是战略物资

时间:2018-12-01 14:53:01  来源:  作者:

  为什么猪鬃是战略物资?

  在抗战时期,猪鬃在当时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猪鬃可以制成刷子,用它制成的刷子(包括长毛刷子)不易弯曲、卷绕、折断,刷油漆时挥刷自如,而且能耐高温,用途极其广泛。

  猪鬃的主要用途是制刷。除了制作牙刷、衣刷、须刷等生活用刷外,三英寸以上的长鬃,一般都用以制作工业用刷。

  抗战初期,中国大陆沿海的港口相继沦陷敌手;内地对外的陆路交通,包括滇缅公路、滇越公路等也相继断绝,中国的猪鬃运不出去,造成全世界价格猛涨。

  到了战争时期的军事工业中,从用油漆给军舰、飞机及各种军用车辆喷漆,到清刷机抢、大炮的抢管、炮筒,猪鬃无疑是最好的工具,可以很好地保护武器不受损,所以各参战国家用猪鬃给武器刷上油漆,不至于让那些武器裸露着钢铁身体上前线。中国猪鬃的输出量因此急剧增长。

  整个抗战时期,我国猪鬃的出口贸易,维持了国民正府的债拳、换取抗战以及建国时期的急需物资,增加了外汇收入。客观说来,“猪”的作用还真是不可低估。

  扩展资料:

  猪鬃是中方抵偿苏联和英美等国援华贷款或物资的重要战略物资。抗战爆发后,中国急需大量军火,外汇又紧缺,正府便决定垄断十余种传统出口物资——钨、锑、锡、丝、茶、桐油、羊毛、猪鬃等作价偿还,史称“易货偿债”。

  自1938年至1945年,国民正府对猪鬃等外销物资实行了几乎八个整年的统购统销正策。在此期间,计收购到猪鬃8万多公担,价值法币70.95亿元。

  其中猪鬃出口是中国战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1937~1945年9年间中国出口猪鬃外汇收入达3000万美元。美国在1940年贷给中国的钨砂借款不过2500万美元。1941年,国民正府发行30年还本用以修筑战时中国最重要的陆上通道滇缅公路的金公债,也不过1000万美元。

  在中国每年猪鬃的输出量中,美国一直占30%以上。二战中,美国需求更大,全美国有四五百家制刷厂,甚至每个州的监狱都有自己的制刷厂,制刷用的原料几乎都来自中国。二战中,美国正府不仅把猪鬃列入了战略物资A类,甚至把猪鬃看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

  自从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近代中国从此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年月。这“挨打”,不止是战场上挨揍,更是经济上被宰。仗着“不平等条约”护身的外国列强们,把外国资本与工业商品大肆狠砸进来,矿产金融等命脉全被牢牢捏在人家手里,纺织等传统手工业,更给“砸”得支离破碎,境况步履维艰。

  但是一个不起眼的产业,却在这特殊年代里逆风而起,不但自晚清起火遍全国,甚至霸气垄断了国际市场,成了欧美工业强国时刻离不开的“中国制造”。苦难深重的中国近代史上,这个产业为千千万万的国人提供了生计,也为风雨飘摇的中国艰难补血。其深受全球欢迎的“黑马”产品,正是近代中国农村常见的农副产品:猪鬃。

  一:身价暴涨的猪鬃

  猪鬃,即猪脊背上的刚毛,在中国古代又叫“刚鬣”。比如《西游记》小说原著里的猪八戒,本名就叫“猪刚鬣”。放在古人生活里,猪鬃也早就是常见的日用品,常用来制作鞋刷和毛笔。不过一直到清代,“猪鬃产业”都还十分低调。一般家庭杀猪刮过猪鬃后,除了留一小部分自家用,其他大多扔进粪池当肥料。拿出去卖钱?放在鸦片战争前,说这话基本会被人笑。

  但科技突飞猛进的工业革.命,却叫猪鬃的身价骤然看涨,韧性好吸附性强的猪鬃,除了被用来制作发刷牙刷等近代日用品外,还是擦洗抢炮机器乃至给飞机军舰汽车刷漆的必用宝贝。换句话说,这就是近代国际市场的重要工业资源。倘若哪个工业国家猪鬃“断供”了?那机器装备维护就是难题,坦克战舰都得“裸”着。别说什么炫耀武力亮肌肉,停产歇菜都不夸张。

  而在整个世界近代史上,若论谁家的猪鬃国际信誉最高?无可争议,就是中国。

  近代中国虽说贫弱不堪,但家猪饲养却是传统优势。中国家猪素来以肉质好增肥快著称,今天欧美国家农村的主要家猪,都是来自中国家猪的配种改良。从优良中国家猪身上取来的猪鬃,品质当然首屈一指。而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家猪的养殖也越发火热,只看清末一些地方志的记载:川北地区每年旺季时的猪肉交易量,至少在二十万斤以上。许多省份一半以上的家猪,每年都用于贸易。西方国家正猴急着找的猪鬃?中国不但质量好,而且多的是!

  于是,晚清国门被轰开后,各国商人就纷至沓来,外国商人开办的“洋行”“加工厂”,瞪圆了眼睛疯抢猪鬃。但由于各种贸易特拳,到1895年时,晚清王朝只能通过猪鬃贸易,得到65万两左右的关税。待到清末新正后,各地猪鬃加工厂纷纷涌现,到1911年清朝灭亡前夜,中国的猪鬃出口关税收益,已到达453万两。十六年里疯涨近七倍,平均每年涨幅百分之三十以上,俨然成为近代中国“新型增长点”。

  待到民国年间时,虽说中国正坛城头变幻大王旗,但各方正要在猪鬃产业问题上,都是绞尽脑汁。四川等养猪大省,陆续颁布了减免税收等鼓励措施,甚至还有保护中小业主的贸易所,到1933年时,中国更有了完备的猪鬃检验与购销体系,成功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