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到北京南站实地体验,他统计的二层高架候车厅商铺近90家,其中,商圈范围内共42个商店,在检票口与检票口中间也夹杂着共35家商店,而在候车大厅中央,除去一个爱心服务区,还有10家商店。曾经有一段时间,还一度出现了汽车展位。

由于北京南站商业圈过于“繁荣”,导致同一地标太多,比如3公里内开了7家肯德基,因而在北京南站接人找人是一种魔幻的体验。

有人说,这已经不像是一座车站,乘客更像是以顾客的身份在逛商场,累了顺便坐个火车。还有网友调侃,一进车站就像进了美食城,“留不住我的人也要留住我的胃啊”。
火车站为平衡收支,进行适度的商业开发,是一种自我“造血”,本没有问题。然而忽略比例和功能底线,过度商业化的后果必然是妨碍公共服务、影响乘客体验。
当乘客穿过一个又一个商铺才能找到检票口、当厕所的标志隐藏在红红绿绿黄黄的品牌广告之中、当候车变成了练站功...这显然与车站本来应该承载的基本功能相背离。

据新京报报道,2017年春运前,北京南站完成进站候车大厅中间位置商铺的腾退,候车区座位重新达到5100个。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