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一辈子没有穿过胸罩,在她眼里,世世代代如此,生养后都是下垂干瘪的乳房,一切正常;肚子痛在她眼里真的是小孩子小毛病,会给我喝正气水,还没让我去干农活,这是她表达关心和爱的方式,因为她从未得到过母爱啊,估计她小时候生病时也是要干活的,不一定有饭吃,更不会有藿香正气水了。有时候我相信这句话,得到过什么样的才能付出什么样的。我想我的妈妈付出的远远超过了她得到的,这就足够了,足够作为子女的我们真正地去感激与感恩。
转眼,我也是两孩子的妈了,我很少跟她们说起童年少年,或许是想起当时妈妈的唠叨让我不耐烦?或许觉得她们根本无法理解那时的环境和生活?或许觉得太穷困有些羞耻感?或许吧。。。。。。
现在当妈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妈妈当年为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一直都是日未出而耕,日已落人还未归,冬日农闲在家就是纳鞋底做鞋,衣裤缝缝补补又一年;我孩子的妈妈,我,已经不需要做这些,而是要考虑如何能长得更高点,让她们学跳芭蕾好还是中国舞好,要陪练琴,要给她们班上的同学准备生日礼物,要给她们办生日party,要考虑如何让她们更自信,有展示自己的才能与欲望。。。。。。
我也一直在竭尽所能给予她们最好的,但有时女儿还是会不经意地说起,别的妈妈给买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很高兴的事。或许这些时候她也是有着如我当年般的(委)屈吧,我一边努力地学习当一个好妈妈,也一边教会她们不要拿父母做比较,对父母只要心存感激与感恩就好。
妈妈去年摔两跤,本就虚弱的身体更是不如从前了,一想起,总是心酸害怕,一股无力感,只能再多打几次电话,多给她些零花钱,多寄点东西给她。
我,作为妈妈这一角色,也是任重而道远的吧
妈妈今晚上让你弄个够 妈妈我今晚是你的/图文无关
掸去时间灰尘,穿越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那时农村孩子,大多是在家里出生。村里的接生婆拿起剪刀对着连接母体的脐带“咔嚓”一声,就是你到世间的第一次了断。
那时农村孩子,没用过纸尿片,没喝过奶粉,没上过幼儿园,十天闻不到肉香,满地打滚,浑身是泥。
那时农村孩子,身上的衣服不是大一号就是小一号,很少合身过。一件衣服击鼓传花似的,老大传老二,老二传老三……
那时农村孩子,生病或受伤时,大人会吐几口口水在手心,对着痛处搓揉几下了事,或者去求神拜佛,弄些纸咒符化水让你或喝或洗。说来也神,在我记忆中,许多小病小伤竟被大人的口水给揉好了,仿佛大人的口水就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
那时农村孩子,自制各种各样玩具,譬如,刀抢剑戟、弹弓、陀螺、铁滚圈、风筝、折纸等等。
那时农村孩子,没有学习的压力,没有电视手机动漫电玩,村头巷尾、山野田间就是孩子们的游乐场。
那时农村孩子,几乎都干过偷鸡魔狗的勾当,比如鸡窝里偷蛋,田园里偷果蔬,甚至大人兜里偷钱。在那贫穷饥饿的年代,小孩们偷东偷西多半是为了填饱饿得发昏的肚皮。
一句话,那时农村孩子,天马行空撒野,听天由命成长,好坏全凭个人造化。
尽管时间吞噬了许多细节,尽管我们再也回不到单纯的孩提时光,但是大浪淘沙留下的岁月磨痕,已成为生命中风吹不散的记忆。
放牛
我七岁开始放牛,一般是三五个小伙伴结伴而行。放牛时,往往是牛在一旁吃草,我们在一旁撒欢。等到村子上空蛇形而起的炊烟渐渐飘散,我们才或牵着牛或骑在牛背上,晃晃悠悠地吹着不着调的口哨回家。
不同时节,我们都能借放牛之机找到不同的乐趣。春回大地,脚下野花摇曳。捉蜻蜓、捕螳螂、灌蟋蟀、粘蝉儿、打野战……我们乐此不疲。有时看到蝴蝶在身边飞舞,我故意伸直一只胳膊,悬空不动,引诱蝴蝶飞停在手臂上。有时闲着没事干,我们用小树枝抽打牛屁股,逼赶两头公牛靠近,于是两头被激怒的公牛就开始顶撞起来,而我们则一旁观斗取乐,并大吼着为自家的牛加油。入夏以后,我们经常比赛打水漂,谁扔出去的瓦片或石块在水面上跳的次数多,谁就是赢家。打水漂往往是我们池塘里戏水的前奏。入水前,脱得光溜溜的小伙伴们常常齐刷刷地站在岸边往池塘里撒尿,比谁尿得更高更远。之后便狗爬式地飞身跃入水中,池塘上空随即翻腾起一串串童年浪笑……秋去冬来,就是野外焗窑地瓜的好时节。我们事前垒土窑、捡柴草、偷挖地瓜,各司其职,然后生火把整个土窑烧到通红通红,再将地瓜投进窑里,并迅速夯实土窑,最后用干土覆盖其上。不一会儿,扒开土窑,一股熟透了、带着泥草味的清香便飘荡开来。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