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问题的本质,是年轻夫妻经济能力不足
婚礼、买房、装修、育儿,在这四件大事上不独立,是婆媳矛盾得以爆发的根源
年轻夫妻在领证后,要经历四件大事,分别是婚礼筹备、买房成家、操办装修、生儿育女。这四件事,不论是从物质还是非物质的角度来看,新婚夫妻都需要父母(尤其是男方父母)来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而这种责任的承担,恰恰替婆媳矛盾埋下了一个巨大伏笔。
在这四件大事中,我们择其二具体谈谈。先看买房。“中国年轻人过早买房”是一个普遍现象。根据社科院2013年发布的一份房地产蓝皮书的数据,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而在英国这一数据为37岁,在德国和日本为42岁。在北京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刚毕业或者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要靠自己的积蓄完成首套房的首付款,大多数人不可能做到。所以,自然也有了下面这样一组数据:据某市住房公积金网2013年的调查显示,有72%的年轻人买房时受到了父母的经济资助,而在同一年,美国只有27%的首套房购买者接受了父母的资金援助。
从举办婚礼开始,中国的年轻夫妻财务就已经开始不独立
中国的父母常常对子女说“我不图你任何回报”,这句话在说的时候,肯定是真情流露。但在具体执行时,难免会走样,“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同样会发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具体体现在,因为父母对小夫妻的购房有充足的贡献,可能会提出要一起合住的要求,而夫妻双方即使都不愿意合住,也丧失了回绝的底气。
看起来,父母和子女合住会带来麻烦,只是一个生活习惯带来的问题,是可以化解和缓解的。但这种经济投入的背后,其实暗含着一种更厉害的逻辑:由于小家庭最重要的资产是靠父母获得,在面临家庭重大事务抉择时,父母享有重大发言拳甚至决定拳。比如在房市低迷时,想用卖房的钱炒股,如果当初买房的钱没有父母的帮助,房子卖了也就卖了;可若买房的首付就是父母给的,你卖房不通过父母同意?那有你吃一壶的。 2/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