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婆媳身体互换过程 婆媳关系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时间:2018-05-14 21:16:12  来源:  作者:

再来看育儿。也有不少父母在支持子女买房后,依然住在老房子里,不愿意和小夫妻同住。但是,一旦他们生了孩子,这一关是肯定躲不过了。我们在以前的专题《中国人带孩子,不该这么难》中提到,孩子生下来后,除了父母自己承担抚育之责外,往往还要由老人协助。而这个协助的工作,由男方父母参与的可能性更大。从此,因育儿理念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自是不计其数。更关键的是,做儿子的看不惯自己父母带孩子的方式,还可以直接说,甚至吵几句也无妨,做媳妇的只能忍,小矛盾最后憋成一个大纠纷。

老人来承担很大一部分抚育孩子的责任,很多时候也会成为婆媳矛盾滋生的缘由老人来承担很大一部分抚育孩子的责任,很多时候也会成为婆媳矛盾滋生的缘由

目前看来,这一问题还无解。在高福利社会,尤其是在以个人为单位的福利制度下,正府承担了传统家庭的大部分功能,故传统家庭存在的意义减小,家庭平均规模缩小到夫妻二人,家庭成员互助的必要性也减小。但中国没有这样的福利保障,年轻夫妻也没有充足的资金雇人给自己带孩子,由父母辅助的模式,还会持续下去。

年轻夫妻若渴求更简洁的家庭关系,从经济独立做起

很多自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首先,为什么中国年轻人特别喜欢在很早就买房?除了房产是为数不多的投资渠道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房子是结婚的必需品”。在上文提到的那份社科院报告中,就指出中国年轻人过早买房的第一因素就是“结婚需要”。

结婚需要,显然更多是指向女方的。“丈母娘推高房价”不是戏言,我国自2003年前后出现的住房需求高涨现象,与发端于1980年并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婴儿潮”有关。“80后”在住房市场化改革之初成年,并在2003年左右开始准备成家立业,成为住房刚性需求的主体。

父母辈对年轻夫妻个人生活的“入侵”,往往建立在物质帮扶的基础上父母辈对年轻夫妻个人生活的“入侵”,往往建立在物质帮扶的基础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